企業碳消耗能否計量并進行
會計入賬?碳在
會計科目中以資產還是費用形式進行會計核算歸集?這不僅關系到實體企業用碳所帶來的產品及服務成本費用歸集,也關系到企業因為直接間接用碳而帶來的稅收負擔,進而會對能否實現“雙碳”政策目標落地產生深遠影響。
全球氣候變化嚴峻形勢促使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達成了碳達峰、
碳中和(以下簡稱“雙碳”)的共識。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但也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時間緊、任務重,需要統籌有序、扎實推進“雙碳”重點工作。財務界的首要任務的就是解決碳資產的記賬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和思考,提出以下建議:由具備碳資產鑒定資質的機構對各行各業實體單位進行
碳足跡認證,確認企業碳消耗量,通過市場化
碳交易平臺獲得碳單價,從而實現企業用碳以資產記賬;同時,因用碳而承擔的降碳義務在負債端計入
碳稅;就
碳排放采用抵扣前道環節耗碳的方法,解決價值鏈企業重復計量問題;還就現有
碳交易權記賬方法與碳資產記賬進行了銜接。用碳在會計報表上得以全面反映,不僅可以實現我國
碳排放在實體企業中的精確計量,還能激發企業降碳的原發動力;不僅可以促進我國一次性集中上千億元
碳稅來源,還可以為支持鼓勵企業降碳技術創新與推廣、降碳政策推廣實施提供資金保障;不僅可以激活我國碳交易市場形成中國的碳標準,還可以提高我國在世界
碳市場中的話語權,為中國參與全球碳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問題的引出
2020年,我國明確提出“雙碳”目標愿景,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
綠色轉型指明了方向,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共同行動貢獻了關鍵力量,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對促進各國技術合作與商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對于實體企業來說,“雙碳”將助力深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排碳技術革命,從而提升中國在全球的話語權,助力中國“一帶一路”布局。在此過程中還能充分發揮
碳金融市場屬性,國家在形成碳排放控制技術與應用優勢后,可以借助產業、產品、技術向全球化推進,將碳排放元素揉進金融定價中,以此拿到新的貨幣話語權,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實現
碳金融市場發展與人民幣國際化之間的良性互動。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消耗的碳如何在會計報表中量化反映,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重要議題。企業碳消耗能否計量并進行會計入賬?碳在會計科目中以資產還是費用形式進行會計核算歸集?這不僅關系到實體企業用碳所帶來的產品及服務成本費用歸集,也關系到企業因為直接間接用碳而帶來的稅收負擔,進而會對能否實現“雙碳”政策目標落地產生深遠影響。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