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移除的凈零碳路徑及潛在風險
中國可以通過碳移除的方式實現“碳中和”,但投資高碳化石能源然后,碳移除存在一些風險,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
一是高碳鎖定風險。我們現在投資化石能源少則三五十億,多則1000多億,投資巨大并且回報周期長,一般回報周期最短30年。以目前開始計算,如果回報周期為30年,即2053年,40年,即2063年。我國“碳中和”目標要求,在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在80%以上,化石能源占比在20%以內。在2060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比80%以上,其中化石能源占比大約15%左右。因為天然氣是碳排放最低的,而且屬于熱值靈活性最好的。如果天然氣占比多一些,占比達到7%,石油占5%,煤炭僅占3%,那么按照3%的煤炭占比計算,屆時能源消費總量大約60億噸,煤炭需求或消費總量不到2億噸。如果非化石能源占比是一個“碳中和”的剛性約束,目前這些高碳投資到2060年顯然會存在高碳鎖定的風險。
二是市場風險。目前,中國風光發電的成本已經低至0.15元左右,煤電標桿電價北方地區是0.38元,南方地區是0.43 元,相比之下,風光發電的成本遠低于煤電。手電筒的電池有效期是5年,電池使用壽命也應該是5年或更長,充放電3000到5000次,1天充放電1次,1年365次,10年3650次,若電池充電3000次大概10年,如果充放電達到5000次可以到15年。零碳的風光電力加儲能的成本在當前就幾乎可與煤電持平的情況下,未來的競爭力仍將持續提升,而煤電由于需要增加碳的捕集與埋存費用,成本還要增加一倍。因此,化石能源電力的競爭劣勢不斷增加,將加速被零碳可再生能源替代,而被擠出市場。
煤炭行業提出要發展現代煤化工,發展煤制油把煤變成油,看似是為了石油安全,實則更具有戰略意義。但是,中國隨著電動汽車發展的突飛猛進,電動汽車正在加速取代燃油汽車。國際社會許多國家和地方已經明確了燃油汽車在2035年前后退出的時間表。由于燃油多用以路面汽車交通,按照電動汽車的替代和發展速度,汽車多轉為電動而無需燃油,將來石油都沒有市場競爭力,煤制油也就更沒有市場需求空間。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