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痛點待解
記者:最近四五年,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突飛猛進,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障礙與難點。在您看來,中國綠色金融發展中存在問題是什么?
藍虹:應該說,在央行政策工具的激勵下,作為供給端的金融機構已經完全動起來了。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綠色金融研究團隊的數據,2019年底,我國綠色金融融資余額超過了10萬億元。
綠色金融存在的很大問題之一就是信息不對稱。一方面,大量環保企業因缺乏資金而倒閉;另一方面,大量的綠色資金找不到綠色項目。這其中涉及到了一個綠色項目設計包裝的問題。
什么是好的綠色項目?首先,一定是綠色的。央行、銀保監會都對綠色信貸給出了明確標準,如果達不到,金融機構是不能把其統計到綠色信貸里,也是不能作為MPA考核指標的。第二,必須能還得起金融機構的錢。綠色金融也是金融,不是財政,所以項目每年的還款來源必須穩定。很多綠色項目之所以找不到資金,一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還有一個就是綠色項目沒有設計包裝。
因為綠色項目原來是由財政供給,必須設計合理的收費機制,才能由財政供給轉向金融供給——從財政支持轉化為金融供給最核心的要素是付費機制的轉化,以前是通過國家稅收收費,現在轉化為市場收費,例如污水處理費就是通過包含在水費中一起征收,然后再轉給污水處理公司,來解決公共物品的付費問題。
付費機制的設計原則是根據物質平衡原理,居民購買了多少水使用,就會等量排放多少廢水。當綠色項目沒有設計包裝好時,收益達不到金融機構的最低門檻,金融機構就無法介入。
記者:具體來講,該如何推動綠色金融需求端和供給端的結合?誰來對綠色項目進行包裝設計?
藍虹:為了實現綠色項目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我們在貴安新區成立了綠色金融管委會,作為政府機構對綠色項目進行設計,并且建立起了綠色項目庫,定期向金融機構發布好的綠色項目。我認為,地方政府或者是央行應該在各個試驗區設置這樣專門的綠色金融機構,設計和推出綠色項目。
在美國,環境金融中心負責綠色項目的設計與推廣,它分別依托8個區域的地方性環境金融中心對全國的綠色金融工作推進進行指導。我認為在中國應該由央行牽頭組織類似的環境金融中心,然后在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等各個區域設立綠色金融技術支持中心,負責各地區綠色項目的審評、包裝、對接等。只有這樣,才能讓央行的錢精準投放到綠色項目中,確保綠色金融幫助實現環境治理的目標。
另外,這個環境金融中心還需要同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等進行對接,把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的財政資金與央行的綠色金融激勵政策結合起來,讓綠色項目轉化為金融機構愿意投資的項目。
記者:總結一下,您認為中國綠色金融下一步發展的發力點應該在哪里?
藍虹:第一是綠色金融標準。綠色金融標準一定要非常詳細,要不斷更新,而且綠色項目的認定一定要在政府框架下進行。如果不牢牢守住綠色金融標準,確保綠色金融資金真正支持綠色項目,如果綠色金融不能幫助實現環境治理目標,那無論資金總量多少,都很難達到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
第二是對接機制。也就是前邊談到的,一定要對綠色項目進行設計包裝,特別是收費機制的設計,各種資源的資本化設計等。
第三,有更多的綠色激勵政策和更嚴格的環境執法力度。更多的綠色激勵政策,會讓金融機構更有積極性投入到綠色項目中;更嚴格的環境執法力度,會讓金融機構不敢去觸碰黑色項目。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