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擴容,建立配額分配長效機制,助力共同富裕
張中祥指出,在確保全國啟動碳交易并平穩規范運行下,要加快擴大碳市場的參與行業和主體范圍。優先考慮那些碳排放量大、數據容易核查核實、碳配額也容易分配的行業。外部環境也是確定優先順序的考慮因素,從減少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影響角度,可把歐盟CBAM覆蓋的行業作為優先考慮的部門。結合這三點考慮,張中祥指出,應優先考慮把氧化鋁、水泥、鋼鐵納入全國碳市場。這三個行業占到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5%,再加上電力行業的45%,這樣全國碳排放總量的70%就納入全國碳市場,力爭在“十五五”結束前全國碳市場覆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八個高能耗行業。
與此同時,張中祥指出,要逐步增加交易品種,加快產品與服務創新,探索引入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入市進行交易,助力提升市場流動性。
鑒于配額分配方案未向市場主體提供長期穩定的政策預期,張中祥強調,中國碳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需要建立科學的配額分配長效機制,這樣才有利于控排企業對配額收緊和更新時間尺度有清晰的預期,從而科學與全面決策以保障碳市場長期穩定運行。
張中祥呼吁,要不斷提高碳配額有償分配比例,這不僅可減緩大電廠惜售對小電廠無法購買碳配額完成履約的困擾,還可形成較高的碳價,更有效地降低排放,也可以有效應對外部政策變化,如歐盟CBAM對中國出口的可能影響。更重要的是,張中祥強調,通過
拍賣有償分配碳配額所得可設立轉型基金,國家按照一定的準則用于支持經濟欠發達或經濟發展慢的地區,受減排約束影響更大的地區、行業和群體,減少區域間的差異,助力共同富裕。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白華兵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柳寶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