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IPCC 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已經成為全球氣溫上升的主要原因。2015 年12 月12 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第23屆氣候變化大會近200 個締約方一致通過《巴黎協定》,該協定指出各方應加強對氣候變化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2℃以內,并努力實現氣溫控制在1.5℃,爭取21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同時各方應以“國家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確定了中國到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二氧化
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盡早達峰、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通過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進中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開展
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以往的節能減排工作中過于依賴行政手段,雖然取得階段性良好減排效果,但政府監管成本和社會減排成本過高,造成了一定的社會經濟損失并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近些年來,歐盟
碳市場和中國碳排放權交易
試點通過實踐證明:市場手段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政策工具,能夠有效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并充分調動企業減排的積極性。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