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的證據
摘自:財經研究. 2022,48(07)
原作者:薛飛,陳煦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一、引言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戰,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世界上重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和能源消費國,中國在取得突出經濟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碳減排壓力。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碳排放總量達到98.258億噸,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8.8%。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并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的重要內容。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下稱“碳達峰、碳中和”)。隨后,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21年全國兩會以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等重要場合,黨中央均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行了相應部署。在此背景下,如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成為當前我國社會各界所面臨的重大課題,這不僅事關新時期我國經濟實現向綠色、低碳的成功轉型,更事關人民的福祉和經濟長遠發展。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假設1:示范城市建設有利于降低示范城市的碳排放水平。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梳理示范城市的相關文件可知,示范城市的主要任務包括實現產業低碳化、交通清潔化、建筑綠色化、服務業集約化、主要污染物減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化等六個方面。據此,上述示范城市政策將從節能提效、優化產業結構以及提升技術創新三個途徑降低碳排放量。圖1為示范城市建設影響碳排放的理論分析框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圖1 示范城市建設影響碳排放的作用機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第一,示范城市建設可能通過推動節能提效來降低碳排放水平。強化節能和提高能效是實現碳減排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途徑。示范城市建設可以通過促進節能技術改造、機制創新以及加強節能減排宣傳等途徑降低能源消費量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首先,示范城市可以通過支持傳統行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加快先進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工藝推廣應用,鼓勵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產業低碳化轉型,從而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碳排放。其次,示范城市還可以不斷尋求機制創新,采用能源合同管理、節能資源協議等市場化機制和實施產品能耗限額管理、“能源領跑者”等手段,倒逼企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后,示范城市還可加大全社會節能減排宣傳力度。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進行宣傳,倡導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費模式,推動企業、學校、社會民眾全面參與到節能減排工作中。
第二,示范城市建設可能通過優化產業結構來降低碳排放水平。優化產業結構是碳減排的關鍵路徑。向其鳳和王文舉(2014)、孫振清等(2020)均驗證了產業結構調整對碳減排的積極影響。而在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的激勵和約束下,示范城市建設有利于推動產業低碳化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一方面,示范城市利用財政手段加快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同時加大對“兩高一資”企業準入審查力度,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從而推動產業低碳化轉型。另一方面,根據本地區的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示范城市培育和發展各具特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圍繞風電、光伏、太陽能、動力與儲能電池、節能減排設備制造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示范城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通過打造服務業聚集區,支持現代物流、金融、科技等現代服務業和社區服務、家政服務、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民生服務業集約化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第三,示范城市建設可能通過提升技術創新來降低碳排放水平。技術創新是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既有研究表明,環境規制政策可能存在“波特效應”,從而促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Porter和VanDerLinde,1995)。在示范城市建設過程中,示范城市會通過制定嚴格的環境規制政策以確保節能減排目標的順利實現。在環境規制約束下,企業會增加技術研發投入,加強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同時,示范城市設立節能減排專項資金,通過資金配套、直接獎勵等途徑支持和鼓勵生產企業進行低碳技術研發和改造。根據以上三點,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假設2:示范城市建設通過降低能源消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綠色技術創新等途徑降低示范城市的碳排放水平。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三、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在本文285個樣本中,共有29個城市入選示范城市。這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準自然實驗”,利用雙重差分法來評估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的示范城市名單,設置處理組與控制組。具體來說,將29個示范城市視為處理組,其余未入選的城市構成控制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示范城市的批復并非一次性的,而是分期批復的,因此處理組城市在入選示范城市的具體年份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而這種漸進式批復的方式也使得我們無法按照傳統雙重差分法那樣對樣本設置統一的開設時間點虛擬變量。因此,本文借鑒劉瑞明和趙仁杰(2015)的處理方法,將研究重點放在處理組別虛擬變量與政策時間虛擬變量的交互項的符號和顯著程度上。另外,考慮到遺漏變量所帶來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還進一步控制城市虛擬變量和年份虛擬變量。具體的模型設定如下: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其中,為被解釋變量,表示i城市第t年的碳排放水平。代表時間固定效應,代表各城市的個體固定效應,為隨機誤差項。為控制變量,包括經濟發展水平、政府規模等可能對碳排放產生影響的變量。為核心解釋變量,表示示范城市建設虛擬變量,其系數β衡量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的政策效應,若為負且顯著,則表示示范城市建設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二)變量選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的研究聚焦于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此外,考慮到遺漏變量可能造成的內生性問題,還納入了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城市科研投入、外資投入、政府規模等一系列控制變量。具體的變量設置如下: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1.碳排放水平。本文采用碳排放總量衡量碳排放水平。已有文獻主要基于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能和熱能等能源消耗來估算城市層面的碳排放水平(吳建新和郭智勇,2016;張華,2020),但利用該方法所計算的碳排放量往往與實際值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近年來,利用夜間燈光指數估算碳排放的方法得到廣泛應用。一般地,由于夜間燈光亮度和碳排放關系密切,因此夜間燈光亮度越高,則該地區經濟活動強度越高,相應的碳排放量也越多(史丹和李少林,2020)。因此,本文借鑒蘇泳嫻等(2013)的做法,利用DMSP/OLS和NPP/VIIRS兩套夜間燈光數據,反向演算出2003−2017年285個城市的碳排放量。具體地,本文基于DMSP/OLS和NPP/VIIRS兩套夜間燈光影像,獲得地級市的建設用地夜間燈光,并統計出各省市的夜間燈光總值,然后構建夜間燈光數值與省級碳排放量的關系方程。在此基礎上,我們利用擬合的系數以及地級市的夜間燈光指數估算出地級市的碳排放量。此外,本文還采用人均碳排放量作為碳排放效率進行穩健性檢驗。
2.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虛擬變量。本文根據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示范城市名單,對各城市進行賦值。若某一城市在當年入選或已入選示范城市名單,則賦值為1;否則為0。
3.控制變量。為了控制其他潛在影響因素的干擾,本文參照黃向嵐等(2018)、張華(2020)的做法,還納入了一系列控制變量,具體包括:經濟發展水平,用地區生產總值除以年末總人口計算得到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衡量;政府規模,利用公共財政支出占GDP比重衡量;外商投資水平,采用外商實際投資額占GDP的比重衡量;財政科技支出,采用財政科技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衡量;金融發展水平,采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占GDP的比重衡量;城鎮化水平,采用城市建設用地占市區面積比重進行衡量;人口密度,以單位行政區域面積上的人口數量進行衡量。考慮到部分城市行政區劃的調整以及數據的缺失,本文剔除了拉薩、銅仁、畢節、海東等城市,最終采用我國285個地級市2003−2017年的面板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在所有變量中,示范城市虛擬變量由作者手工整理得到;DMSP/OLS和NPP/VIIRS數據來自美國國家地球物理數據中心,省域層面的碳排放數據來自中國碳核算數據庫;其他數據均來自《中國城市統計年鑒》《中國區域統計年鑒》。表1報告了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表1 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四、實證分析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基準回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表2匯報了示范城市建設影響碳排放的基準回歸結果。其中,列(1)是未加入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列(2)是加入控制變量后的回歸結果。從中可以發現,無論是否加入控制變量,示范城市建設的估計系數均為負,且通過了5%的顯著性檢驗,表明示范城市建設有利于降低碳排放水平。上述結果初步驗證了本文提出的假設1,即示范城市建設發揮了預期的碳減排效應。進一步分析列(2)的估計結果可以發現,示范城市建設的估計系數為−0.054,即與非示范城市相比,示范城市的碳排放總量降低了5.4%。這一結論與Lin和Zhu(2019a,b)的結論較為一致,均肯定了示范城市建設在節能減排和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關于控制變量的回歸結果,以表2中列(2)的估計結果為基準進行解釋。其中,經濟發展水平的回歸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碳排放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政府規模的回歸系數為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政府對于經濟的過度干預不利于實現碳減排;外商直接投資占比的回歸系數雖然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但其回歸系數為負,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外資的流入能夠降低碳排放水平,即說明“污染天堂”假說并不成立;金融發展對碳排放的影響為正,且通過5%顯著性檢驗,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金融發展水平的提升顯著增加了碳排放量,這與趙軍等(2020)的研究結論相似;人口密度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人口集聚不利于實現碳減排。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表2 基準回歸結果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二)平行趨勢檢驗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雙重差分法進行政策評估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平行趨勢假設的基礎上的,即假設未開展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示范城市建設,那么示范城市與非示范城市碳排放應該具有共同的變化趨勢。為了檢驗這一假設,本文借鑒Beck等(2010)的做法,采用動態雙重差分法來進行平行趨勢檢驗。具體而言,在公式(1)的基礎上,構建如下模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其中,為一系列虛擬變量,表示示范城市建設這一事件。具體來說,表示城市i實施示范城市建設的第k年。本文樣本數據的時間區間為2003−2017年,因此覆蓋了政策實施前的8年與政策實施后的6年。同時,本文還將示范城市建設實施的上一年作為基準年份,即上式中未納入的。本文所關注的參數是,其反映了示范城市建設開展前與開展后該政策對城市碳排放水平的影響。如果在k<0期間不顯著異于0,則說明本文樣本滿足平行趨勢假設;反之,則說明不滿足平行趨勢假設。此外,當k≥0時,還能刻畫示范城市建設的動態效應。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為了更加直觀地檢驗是否滿足平行趨勢假設以及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的動態影響,圖2和圖3分別繪制了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兩類方程中參數的回歸系數和90%的置信區間。由圖可知,無論是以碳排放量還是以人均碳排放量指標為被解釋變量,當時,的值相對平緩,且在10%的水平上均不顯著,表明示范城市與非示范城市在試點前兩類碳排放指標并無顯著差異,即本文樣本滿足平行趨勢假設;當時,除了外,其余系數均通過了10%的顯著性檢驗,且系數的絕對值逐年變大,這說明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具有一定滯后性,政策效應在示范城市建設后第二年才開始逐步顯現,且具有一定持續性,但在政策實施的第六年政策效應有所降低。之所以政策效應的滯后性和持續性并存,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的建設往往需要經歷審批、報備、建設與運營,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項目投入到運營中,示范城市建設的政策效應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五、拓展性分析
(一)機制檢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根據示范城市的政策實施總體任務,本文將從節能降耗、產業結構以及綠色技術創新三個方面來綜合考察示范城市建設降低碳排放的具體機制。本文借鑒宋弘等(2019)的做法,通過設置如下模型來考察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其中,Mit為機制變量,包括:(1)節能降耗,采用城市層面的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GDP能耗來衡量,相關數據直接來源于史丹和李少林(2020)的研究成果。(2)結構效應,采用第一產業占GDP比重、第二產業占GDP比重以及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來衡量。(3)綠色技術創新,采用每萬人綠色發明專利申請量來衡量。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表3匯報了示范城市建設影響碳排放的機制檢驗結果。其中,由列(1)和列(2)可知,示范城市建設對能源消耗總量和單位GDP能耗的回歸系數均在5%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示范城市建設有利于推動節能提效。由列(3)−列(5)可知,示范城市建設對二產比重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對一產比重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說明示范城市建設能夠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低碳化發展。由列(6)可知,示范城市建設對綠色技術創新的影響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示范城市建設能夠促進綠色技術創新。綜上所述,示范城市建設能夠通過降低能源消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綠色技術創新等途徑降低碳排放。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表3 機制分析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為了進一步量化上述機制的效應大小,本文借鑒Heckman等(2013)、Gelbach(2016)和宋弘等(2019)的做法,對其進行機制量化分解,具體的量化分解結果如表4所示。從中可以發現,示范城市建設通過推動節能降耗解釋了18.77%的政策效應,其中,降低能源消耗總量能夠解釋11.91%的政策效應,而降低單位GDP能耗能夠解釋6.86%的政策效應;示范城市建設通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解釋了15%的政策效應;此外,示范城市建設通過推動綠色技術創新解釋了5.68%的政策效應。上述機制一共解釋了39.45%的政策效果,這一結果進一步增強了本文分析的可信度和解釋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表4 機制量化分解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二)異質性分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上文分析了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的總體影響,然而這種基于樣本總體的分析可能掩蓋了潛在的地區間存在的差異,即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影響在不同城市可能存在差異。由于各個城市在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各個城市的碳排放水平也差異明顯,因此本文進一步檢驗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是否存在的異質性影響。本文按照兩種不同的思路進行考察:第一,將樣本城市按照產業基礎劃分為老工業基地和非老工業基地兩個子樣本;第二,根據資源稟賦將樣本城市劃分為資源型城市和非資源型城市。具體的回歸結果如表7所示。
表5 異質性分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表5中的PanelA匯報了按照產業基礎分組的回歸結果。可以發現,示范城市建設對老工業基地城市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的影響在10%的水平上并不顯著;對非老工業基地城市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影響在1%的水平上均顯著為負,系數絕對值也高于老工業基地城市。同時,基于似無相關模型的檢驗結果發現,組間系數存在顯著的差異。這表明示范城市建設對非老工業基地城市的影響效應更大。可能的原因在于,重工業和傳統制造業在老工業基地城市的經濟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在調整轉型過程中往往存在路徑依賴,從而導致老工業基地的碳減排效應相對較小。表5中的PanelB匯報了按照資源稟賦分組的回歸結果。可以發現,示范城市建設對非資源型城市的碳排放和人均碳排放均存在顯著的抑制作用,但僅對資源型城市的人均碳排放量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非資源型城市回歸系數的絕對值高于資源型城市。同時,基于似無相關模型的檢驗結果發現,組間系數存在顯著的差異。這表明示范城市建設對非資源型城市的影響效應更大。可能的原因在于,資源型城市對資源開發依賴性強,且其經濟發展以資源開采及其相關產業等為主,導致碳排放水平長期居高不下,碳減排實現難度較大,從而導致資源型城市的碳減排效應相對較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六、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實施有效的綠色財政政策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手段。本文將“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的實施視為準自然實驗,利用2003−2017年中國285個城市的面板數據,借助雙重差分法系統考察了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的影響及其機制。主要結論如下:第一,示范城市建設顯著降低了示范城市的碳排放水平,節能減排財政政策使得示范城市的碳排放量下降了5.4%;第二,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存在滯后性,示范工作開展后的第二年起政策效應開始顯現,且隨著年份的推移,政策效應逐漸增強;第三,機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主要是通過減少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能耗、推動產業低碳化和提升綠色技術創新等途徑實現的;第四,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的影響存在異質性,示范城市建設對非老工業基地城市的碳減排效應大于老工業基地城市,對非資源型城市的碳減排效應大于資源型城市;第五,成本與收益分析結果表明,示范城市建設雖然需要付出一定的財政成本,但其在實現碳減排的同時,還能夠降低包括二氧化硫和工業廢水等非碳指標的排放,并帶動地方經濟增長。
本文的政策啟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示范城市建設顯著降低了城市碳排放水平,因此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需要及時總結示范試點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同時,應進一步擴大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示范工作的范圍和領域,積極整合各級政府節能減排資金,突破重點環節、重點領域。第二,由于示范城市建設對碳排放存在異質性影響,因此各地在開展節能減排財政示范工作時,應因地制宜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低碳產業體系,尤其是老工業基地城市和資源型城市,應將示范工作重點放在傳統產業低碳轉型上,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跟風發展戰略性產業。第三,由于示范城市建設的資金支出小于其可能帶來的收益,因此在開展相關示范試點工作時,應完善相應考核機制,加強財政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第四,由于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果主要來自降低能源消耗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而綠色技術創新的作用比較有限,因此其他非示范城市可以整合節能減排資金,并將降低能源消耗和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工作重點,扎實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此外,在開展示范工作時,應加大對綠色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非基礎性綠色技術研發項目和市場導向明確的綠色技術創新項目。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原文摘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實施有效的綠色財政政策是推動節能減排,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為切入點,借助雙重差分法評估了綠色財政政策的碳減排效應。研究發現:(1)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建設顯著降低了示范城市的碳排放水平,其碳減排效應在示范城市建設后的第二年后開始逐年顯現,并隨著年份的推移逐漸增強。(2)機制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設的碳減排效應主要是通過減少能源消耗、降低單位GDP能耗、推動產業低碳化和提升綠色技術創新等途徑實現的。(3)異質性分析表明,示范城市建設對非老工業基地城市的碳減排效應大于老工業基地城市,對非資源型城市的碳減排效應大于資源型城市。(4)成本與收益分析表明,開展示范城市建設雖付出了一定的財政成本,但其在促進非碳指標減排和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文章為中國未來實施更加有效的綠色財政政策,順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了重要的經驗證據與政策啟示。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作者: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李雨珊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指導老師: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王 遙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