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2030年碳達峰、2060年
碳中和及自治區碳達峰等目標,各地積極以降碳為總抓手,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結合數字化發展趨勢,深化低碳
試點建設。2023年9月28日,廣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圍繞政策背景、
碳中和、
碳核查、碳資產、
碳交易及
綠色低碳發展等多個內容,在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雙碳”能力建設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班,能源動力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書記、教授盧森主持了開班儀式,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碳中和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黨支部書記陳錦煥作為
專家受邀擔任培訓
專家進行《數字經濟助力碳中和創新》專題培訓。
陳錦煥在培訓課上先介紹了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和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背景,結合對數字經濟的理解和發展趨勢,圍繞國際
碳市場碳交易規則,對國際國內的政策及工作部署進行整體分析。通過探討城市的
碳排放監測與管理
平臺搭建,陳錦煥對
碳排放監測評估進行詳細的技術分析,分享了關于碳排放數字化管理系統構思。
不久前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方案出臺,對范圍內的進口產品開始征收碳關稅,對國際貿易模式和
碳減排格局產生巨大影響,陳錦煥圍繞碳邊境機制下企業
碳管理策略對
碳金融進程、企業碳排放管理、
新能源減排模式、上下游供應鏈
碳足跡評估等進行綜合分析。早在2017年,陳錦煥在接受清遠日報采訪時就提到要構建好區域綠色金融的監管和交易機制,推進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如今CBAM國際形勢下,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更有助于企業積極應對碳關稅。此外,CBAM將倒逼國內的生產企業進行
新能源低碳技術的開發和碳排放潛力的挖掘,各種減碳認證機制和碳市場規則也將不斷完善,企業應做好
碳管理工作積極應對挑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正在為碳中和創新提供重要支撐。碳中和技術創新是實現全球氣候變化目標的關鍵,關鍵技術突破將會加速碳中和的進程。隨著
碳捕集利用與儲存技術的發展,能源生產和工業過程將會減少大量的碳排放,氫儲能技術應用場景的擴大為燃料電池汽車及電力系統的儲能等都帶來突破性進展。其他碳中和技術也在不斷得到突破和創新,未來可以實現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碳中和,為減緩氣候變化做出貢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