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碳 產業鏈重構孕育新機會
上述供應商的反應,只是汽車業實現全面“脫碳”目標中所遇到問題的一個縮影。在沃爾沃汽車提出的“循環經濟路徑圖”中,同樣有供應商存有類似的問題。
巴斯夫作為國際頂級的化學品公司,是多家汽車品牌的一級供應商。在汽車業全面“脫碳”的過程中,巴斯夫亦提出了相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塑料回收為例,巴斯夫便制定了包括物理回收尼龍66改性產品、聚氨酯粘合劑助力廢物再利用、輕薄儀表板發泡材料等具體的實施路徑。
然而,面對包括沃爾沃等在內的主機廠提出的有關循環經濟的嚴苛目標,有巴斯夫內部人員稱,如果采用化學方法回收塑料,其成本較高,且回收再制造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增加碳排放的過程;而如果采用物理回收,則可滿足回收標準的可利用的材料又太少,亦無法滿足主機廠對材料循環利用的比例要求。
“我們希望更多車企使用相同的材料,這樣將對供應流程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經濟規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成本就下來了。”面對“碳中和”時代可能發生的產業鏈重構,在作為采購負責人的李海看來,絕大部分供應商無論是實現材料減碳還是循環利用過程中,并不存在技術問題,只是成本和規模問題,“所以沃爾沃現在在努力倡導和推動車企使用相同的材料,以形成規模。”
“一些傳統企業對可循環材料(鋼、鋁、塑料等)或新材料的創新性不足,這便給了初創企業新的機會。”李海認為,除主機廠的介入,幫助供應商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相應目標外,“碳中和”時代下也給了資本新的機會。
與李海的觀點相近,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亦在近日表示,資本力量也在推動更先進技術的突破及基于這些技術的產品升級。“實現‘碳中和’很難,但這同時意味著產生非常牛的公司的概率非常大;如果輕飄飄地就實現了,不可能有牛的公司。如果我們能用技術解決二氧化碳的利用,特別是大幅降低它的成本,那就是大的產業機遇。”,管清友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