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車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技術規范》有助于車企制定“碳中和”實現路徑
據了解,7月29日發布的《規范》,是由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委托中汽中心開展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范》研究。項目啟動于2019年3月15日,當年6月30日完成《規范(討論稿)》,年底前完成《規范》草稿及編制說明。
在《規范》中,規定了中國境內生產或銷售的乘用車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技術規范,明確了碳排放核算范圍、原材料核算階段等內容,并對生產使用階段給出了具體參考標準。
事實上,由“碳中和”引發的產業轉型潮正在汽車行業不斷升溫,“脫碳”、“減排”已成為汽車業共同關注的焦點。據記者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戴姆勒、大眾、寶馬、沃爾沃、日產,以及博世、大陸等在內的逾14家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先后發布了各自的減碳目標或“碳中和”時間表。但相較之下,在全球
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重要地位的中國市場中,目前僅有長城汽車公開宣布了減碳時間表——將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
在
碳減排方面,寶馬宣布到2030年,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為實現這一目標,在供應鏈環節,寶馬力爭到2030年實現減排20%;在生產環節,寶馬在中國的工廠計劃在2021起實現碳中和,計劃到2030年在生產流程減排80%;在車輛使用環節,寶馬將加速電動化攻勢,在車輛使用環節減排40%。
然而,與寶馬等跨國車企相比,由于在此之前我國尚未出臺汽車行業的“減碳”、“脫碳”相關細則,導致大多數中國車企仍處于研究和觀望階段,鮮有中國車企提出明確的實現“雙碳”目標的規劃和布局。
“‘碳達峰’、‘碳中和’對車企影響巨大,希望國家盡量明確實施路徑,讓車企能快速布局和突破。”在今年6月的中國汽車
論壇上,一汽集團副總經理劉亦功曾希望政策層面盡快明確“雙碳”路線圖,讓車企有一個共同遵循的方向。這也成為包括廣汽集團、東風集團、江淮汽車等多家車企的共同意愿。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