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首批氣候投融資
試點名單,包括
北京市密云區、河北省保定市在內的全國23個市、區入選。
所謂氣候投融資,就是為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的目標,在經濟社會的
綠色低碳發展過程中,通過國家政策和引導,吸引更多社會資金進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推動形成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換句話說,就是用好氣候換錢、讓“好氣候能賺錢”。
隨著碳中和目標成為共識,全球資本市場關于氣候投融資的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據中國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測算,為實現“雙碳”目標,到2060年,中國新增氣候領域投資需求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全國經濟社會的低碳轉型將帶來百萬億元級別融資缺口。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不可能完全由財政承擔,讓盡可能多的投資和金融機構參與進來才是解決之道。在一系列政策加持下,國內各類金融機構正在加快構建氣候投融資系統性框架和流程,以綠色、環保和可持續性為核心的氣候基金、貸款、保險等相繼問世,一條“萬億級的黃金賽道”正在開啟。
“好氣候能賺錢”將激發試點地區的創業創新熱情。根據九部門《關于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通知》,試點地區要通過3至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有利于氣候投融資發展的政策環境。雖然首批試點剛剛開始,國家和地方暫未出臺氣候投融資試點的具體政策,但試點地區的創新創業熱情已被點燃。例如,青島西海岸新區就已成立了自然
碳匯交易中心(山東),簽發了全國首張“減碳保”民用建筑節能保險保單;北京城市副中心出臺了綠色產業支持政策,將綠色金融改革創新任務落地落實。
“好氣候能賺錢”將助推“雙碳”目標如期實現。不久前,福建省尤溪縣將首筆社會化造林碳匯收益149萬多元扣除成本后全部發放到林農手中,“賣空氣能賺錢”的共識再次得到強化。建立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是一項需要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當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吃上了“氣候飯”,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自會內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讓“好氣候能賺錢”深入人心,讓綠水青山釋放出長期綜合效益,進而推動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的統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可以預見,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指引下,必將有更多有利于生態環保的舉措深入人心并持續發力,形成更為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