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推動“公轉鐵”“公轉水”,推進運輸結構調整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發力?
劉勝強: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公路貨運量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速。《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指出,未來我國高價值、小批量、時效強的需求快速攀升,這部分運輸需求最適合采用公路運輸。加快新能源運輸裝備推廣應用是推進交通運輸
碳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構建
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關鍵任務。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新能源重卡應用較少,產業鏈尚不完善,技術成熟度也有待進一步提高,應進一步加大技術研發、推廣應用和政策支持力度。
管道運輸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油氣主要運輸方式之一。封閉式皮帶廊道在礦區、港區和產業園區周邊運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黃驊港綜合港區2018年建成長度14公里的“電動皮帶廊”,代替鐵礦石柴油貨車運輸,每年可減少粉塵等污染物排放兩萬噸。管道和封閉式皮帶廊道主要采用電力驅動,是綠色低碳的運輸方式,應作為運輸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快推進。
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和能源結構決定了大宗貨物運輸需求和運輸距離,進而影響了貨物運輸結構。因此,要依靠產業結構和布局優化、能源結構調整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強化規劃協同和產城融合,推動鋼鐵、電力、建材、水泥等運輸密集型產業布局向港口周邊、鐵路沿線轉移。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合理降低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需求,推動運輸結構不斷優化。結合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強化能源結構調整,加快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不斷降低電煤中長距離運輸需求,進而推動運輸結構調整。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