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2年燃煤電站生產運營管理第五十一屆年會暨能效管理對標發布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黨委副書記、專職副理事長夏忠表示,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要充分認識煤電在“雙碳”目標中的地位作用,對保障能源安全,實現能源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煤電仍是當前我國電力供應的最主要電源。“去年,在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關鍵時期,煤電以不足50%的裝機占比,貢獻了超過60%的發電量,承擔了70%的頂峰任務,發揮了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做出了貢獻。”他說。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推動電力系統向適應大規模高比例
新能源方向演進。
新能源的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對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帶來巨大挑戰,且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增加,影響越發嚴重,傳統能源的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
“在當前技術條件和裝機結構下,煤電是最經濟可行、安全可靠的靈活調節資源,在提升電力保供能力的同時,也能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夏忠表示,煤電由傳統的提供電力、電量的主體電源,逐步向電力、電量調節型電源轉變,將更多地參與系統調峰、旋轉備用等輔助服務,提升電力系統應急備用能力。煤電平抑新能源大規模接入的波動性和隨機性,保障新能源消納和電網穩定的“壓艙石”作用,還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在夏忠看來,近年來,在煤價持續高位運行、電價不斷下降、環保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煤電發展壓力凸顯。實現“雙碳”目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煤電“壓艙石”作用不可替代。
“要進一步提高對煤電重要作用的認識,發揮煤電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作用;推動煤電政策落實,推動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提升煤電支撐保障能力;加強技術攻關和管理創新,推動煤電轉型升級;推動完善電價機制,釋放煤電調節潛力,共同促進煤電高質量發展。”夏忠說。
大會同日發布了2021年度電力行業300萬千瓦、600萬千瓦、1000萬千瓦級常規煤電機組,以及150萬千瓦、300萬千瓦級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能效對標結果。
對標結果顯示,2021年共有115臺1000萬千瓦級、487臺600萬千瓦級、643臺300萬千瓦級、50臺200千瓦級燃煤機組及121臺循環流化床機組共計1416臺火電機組參加全國火電機組能效對標競賽。按照《全國火電燃煤機組競賽評比管理辦法》(2020版)和規定,共評選出58臺1000萬千瓦級、106臺600萬千瓦級、154臺300萬千瓦級及46臺循環流化床優勝機組。
“全國火電機組能效對標競賽工作歷經 30 余年,對標規則不斷完善,參與機組逐年增加,對標機組結構不斷優化,對標競賽的科學性、公平性、先進性不斷提高,進一步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促進
節能減排、推動煤電高質量發展。”夏忠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