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碳交易其實開展得比較少,您預計它未來的市場大概能有多大?#e#
梅德文:2011年以來,中國已經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福建等8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
試點。截止到2020年年底,總交易金額104.51億元,交易量4.45億噸,平均
價格大約是23.5元/噸。交易規模確實比較小,交易
價格也比較低,對于
履約企業和投資者的投資功能還有待提高。這一現象很正常,因為第一,中國現在的市場是一個區域分割的市場;第二,它還是一個現貨交易市場,但是不代表未來也是這樣。
大家知道,中國即將啟動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其中電力行業大約有35億到40億噸的配額,它的規模超過了歐盟的碳交易市場。
如果未來碳交易市場從電力行業擴大到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造紙、航空等8大行業,交易規模配額規模預計會到50億噸。
另外,在交易產品上,我們認為在未來合適的時候,可以看到碳交易產品的創新,如果能夠更加完善的價格發現機制,碳交易就會為中國經濟轉型、能源轉型、甚至金融轉型,提供一個有價值的價格信號,從而引導資源配置,為中國的碳達峰、碳綜合提供一個強大的金融工具和減排工具,為我們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甚至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也能作出重要貢獻。
記者:您剛才說,碳交易市場從2013年到現在,大概也有7年的時間了。為什么量還是比較小?您覺得未來的增長幅度能有多大?還有,現在中國有很多碳交易市場,如果要統一這些市場,在現有的競爭當中,比如北京的和上海的競爭,怎么去凸顯優勢和體現價值?
梅德文:剛才說了,中國從2013年開始在京津滬渝四大直轄市和廣東、湖北、深圳、福建開展了碳交易試點。從2013年到2020年有7個履約期,總共的交易金額是104.31億,交易量4.45億噸,平均交易價格大約就是23.5元人民幣。這是配額市場。
碳市場還有一個市場是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也就是
CCER交易市場。這個市場的總交易量是2.68億。
規模為什么不大?第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區域分割的市場,不是一個統一的市場。第二個原因,這樣的一個交易產品還是主要以現貨為主。當然,交易市場、交易規模、交易價格是很復雜的。簡單說,第一,是不是有立法明確絕對總量減排?總量減排和強度減排是有區別的。第二,是否有嚴格的數據基礎與核查?第三個問題就是懲罰機制。
所以,一個完善的、有效的碳市場應該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就是必須要有總量減排。第二,要搞清配額的分配方式是免費分配,還是有償
拍賣分配。這兩個的效果是大相徑庭的。如果是免費的,控排企業對配額的價格就可能不敏感。第三就是定價機制。有效的市場定價機制取決于主體是否多元化,市場參與者類型要多元化。因為不同類型市場主體的風險偏好、預期、信息來源不同,這樣才能形成公允的價格。當然,市場規模也要足夠大,要有持續性、有序性、成熟性和穩健性;交易產品是否有流動性,是否能夠實現期限轉換、風險轉換、流動性轉換?交易監管與規則是什么樣的?如果是一個只適合現貨交易的規則,可能對市場價格的形成機制就會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中國現在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一方面要減排,因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但另外一方面,我們中國現在人均GDP去年才剛剛破了1萬美元,仍然要大力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一方面要減排,另外一方面還要發展,所以發展與減排可能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當然,碳交易市場可能是兩難選擇中,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選擇。
美國學者杰里米·里夫金認為,現在世界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就是以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
新能源技術并發為代表的工業革命。如果我們建立強大的碳交易市場,激勵以風、光為代表的
新能源產業發展,配上我們這樣一個連續六年蟬聯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體系,我們可能就可以在發展與減排之間找到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方案,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長周期。
劉鶴副總理在《兩次金融大危機比較研究》一書中闡述,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大約有60年到100年的長技術增長周期。杰里米·里夫金認為,中國是最有可能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抓住這次歷史性經濟增長周期的國家,因為我們具備四個“世界最大”:
第一,我們具備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裝機總量:風電裝機2.81億千瓦,光伏裝機2.53億千瓦,總裝機5.34億千瓦。
第二,我們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家,工信部肖亞慶部長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世界第一,累計550萬輛。
第三,我們現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綠色信貸市場。中國人民銀行易綱行長近期宣布,截止到去年底,我們大約有12萬億的綠色信貸、8000億的
綠色債券。
第四,我們即將開啟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今年6月份,我們即將開展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大約是35~40億噸,超過了歐盟。如果將來合適的時候,我們在交易主體的規模化、多元化的探討上(從1個行業到8個行業)、在交易產品和交易監管的創新上探討總量、拍賣配額、合適的定價機制的話,可能會為我們中國的碳中和作出更大的貢獻。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