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疫情都扛過來了,卻被小小的‘
碳稅’給難住了……”今年全國兩會上,一位制造業人大代表的感慨,引發了不少網民的跟帖。
事情源于歐盟議會網站的一則公告。該公告稱,根據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歐盟將對從
碳排放限制相對寬松國家和地區進口的鋼鐵、水泥、鋁和化肥等商品征稅。從2026年起,將正式對進口到歐盟的相關產品征收碳關稅。
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目前仍是一項單邊措施,但還是引發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高度關注。我國政府對此及時發聲,強調全球氣候治理要充分尊重不同國家的國情和能力基礎,呼吁通過《巴黎協定》第六條談判,達成廣泛的全球
碳市場合作共識,避免采取單邊行動,減少對區域外國家不必要的負面外溢效應。
碳稅本質上是一種“
綠色貿易壁壘”,應對它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國家層面采取有力措施,比如與歐盟保持密切溝通工作,積極為本國企業爭取友好的貿易合作空間等,也需要廣大企業共同努力,在提升
碳管理能力的基礎上,用碳稅來倒逼自身采取更加環保高效的低碳技術,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不斷降低碳排放水平。
從短期看,碳稅將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對我國產品出口競爭力帶來不利影響。正因為此,相關出口企業要盡快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體系,在準確計量法規框架下的碳排放數量基礎上,積極探索企業
碳資產管理,特別是要善于運用數字化手段來完成可持續
碳核查,通過對
碳足跡的跟蹤,構建起從原料到產品的全過程監管,確保碳排放數據“可測量、可核查、可追溯”。
從長遠看,構建綠色供應鏈是降低企業碳排放的根本路徑。有機構研究顯示,約九成的碳排放來源于原材料,降低碳排放須從源頭抓起。目前,歐洲一些企業在招標規則上已經嵌入了碳排放量化要求。對此,僅靠企業單打獨斗來降
碳減排還遠遠不夠,需要提高經營主體對綠色產品的認知與選擇,增強新型綠色原材料的開發應用與供給能力,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合作,真正構建起有競爭力的綠色供應鏈。
應對碳稅還要加快構建碳管理服務體系。縱觀全球碳排放管理政策發展趨勢,以碳足跡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已初見端倪,預計未來會有更多行業企業提出碳足跡管理要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前不久也印發了《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從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數據庫建設、碳標識認證制度、碳足跡國際銜接與互認等方面,對碳足跡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有望加快補齊國內碳管理服務機構少、國際認可度不高的短板。
隨著全球氣候治理的進一步深入,未來可能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通過碳稅等措施,堆造新的綠色貿易壁壘。面對新情況新變化,我國企業須保持冷靜理性,既要學會察勢,更要提升馭勢的能力,要善于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多謀長遠之策,多行固本之舉,必將贏得更多發展之機。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