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發表報告稱,歐盟計劃對
碳排放量高的進口商品課征關稅,可能無法大幅減少
碳排放,還會傷害發展中國家。
歐盟計劃于2026年實施碳邊境調節機制,根據鋼鐵、水泥和電力等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征收相應的進口費用,以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確保外國供應商品和須要支付
碳稅的本土供應商一樣為碳排放買單。
不過,亞行日前的報告指出,碳邊境調節機制將減少亞洲,尤其是西亞和西南亞國家對歐洲的出口,而印度的鋼鐵出口可能受到重大沖擊。
報告稱,由于亞洲整體的碳密集制造活動仍持續增加,任何小規模的減排都只會被快速抵消,較有效的做法應是建立機制分享減碳科技。
亞行經濟師佛斯特—麥格雷格說:“在現階段,這真的是一項相對有限的政策。這只針對進口到歐盟的產品,而且只涵蓋六個部門。隨著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即使在全球更廣泛地推進碳定價,我們仍會看到排放增加,除非在生產技術上看到根本性的改變。
佛斯特—麥格雷格估計,歐盟到2030年之前,可望透過碳邊境調節機制獲得140億歐元(約146億新元)的收入。他認為,這可用于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變化方面的融資,發展去碳化制造業。
據了解,印度已經在討論對銷往歐洲的商品實施碳出口稅的可能性,中國也正在擴大其碳排放交易制度以覆蓋鋼鐵等出口行業。
不過,印度和中國都批評歐盟推出碳邊境調節機制,警告歐盟不要用氣候為借口實施貿易保護主義。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