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日趨嚴峻,在這一特殊時期如何保證“一帶一路”建設進展順利是急待解決的重要議題。而關注應對氣候變化,加強
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是其題中應有之義。
“近幾年,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僅自身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也積極對外提供氣候援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類活動比較集中,且相當多國家的生態環境脆弱,對氣候變化適應能力較弱,急需氣候資金投入以改善生態環境,發展可持續經濟。”近日,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氣候金融研究室及
碳金融實驗室負責人崔瑩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氣候環境相對脆弱
中國經濟導報:“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氣候特征有哪些?
崔瑩:“一帶一路”倡議初期輻射地區廣,涵蓋了世界上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大部分地區。
首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環境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大,環境承載能力較差。沿線中亞區域各國多是沙漠、荒漠地區,綠色植被非常少,水資源匱乏,環境承載力十分脆弱;而東南亞地區的環境壓力也在加劇,高速的商業開發和工業化的急速擴張,使熱帶雨林的面積快速縮小,各種工業污染也日益加劇。
其次,氣候風險高。從氣候變化的物理影響和氣候安全威脅兩個方面對“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南亞、中亞、東北非、中歐等地區進行氣候變化分析,可得到如下結果:氣候變化對這五個地區都有不小的影響。對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影響是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土地減少,糧食產量下降,進而導致貧困問題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對南亞地區的主要影響是淡水資源匱乏,糧食產量降低,貧困問題加劇。
再次,排放總量巨大,減排潛力可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
碳排放國,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位于生態脆弱敏感區,尤其是亞洲國家,已成為了世界上化石能源消耗增長最快的國家。2015~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碳排放整體呈上升趨勢,且“一帶一路”區域涵蓋全球碳排放大國,如中國、印度、俄羅斯等,碳排放總量巨大。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碳排放總量約為227.58億噸,占世界碳排放總量的63%。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模式較粗放,生產經營活動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巨大負擔,環境問題突出,污染嚴重,亟須調整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低碳投資。如采取有效措施,沿線國家未來存在較大減排潛力。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