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早已確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
碳中和戰略,大力度推廣應用
清潔能源,建設大規模的風、光電站,
碳市場堪稱其
碳減排政策體系的基石。中國作為全球光伏、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應用和制造業大國,也正推進著“雙碳”戰略。相似的戰略目標下,兩地
碳價卻大相徑庭,背后的原因和邏輯值得深思。
碳價的不同表現
2月以來,歐盟基準
碳配額主力期貨合約
價格(EUA)持續上漲,至 2 月 21 日突破 100 歐元/噸,創歷史新高。盡管去年8月歐盟碳價也曾創了99.14歐元/噸的紀錄,距百元整數關口僅一步之遙,市場對今年碳價繼續走高早已有心理預期,但真正迎來破百時刻,影響還是超出按此
價格交易的市場化行為本身,更深入到企業和社會的心理層面。
為了促進減排,中國同樣也建立了碳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碳價一直保持數十元的水平,2月全國碳市場
碳排放配額(CEA)日均收盤價56.21元/噸,中歐碳價相差十余倍。一種標的物在不同區域的價格差異如此之大,看起來比較奇葩,但其實,價格只是表象。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