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園林綠化應對氣候變化“十三五”行動計劃》全文
前言
我國為全面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研究制定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林業作為重點領域被納入其中。習近平同志在巴黎氣候大會向國際社會做出了到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的莊嚴承諾。為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目標與承諾,2016年,國家林業局相繼發布《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十三五”行動要點》和《林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6年-2020年)》,提出“增加森林
碳匯、減少林業排放、提升林業適應能力、強化科技支撐、加強
碳匯計量監測、探索推進林業碳匯交易、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重點工作領域和任務要求。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對園林綠化行業提出,“園林綠化系統的碳匯能力大幅提高,極端天氣預測預警和防災減災體系逐步完善,氣候災害應急防范能力有效提升;加強生態建設及管護,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在山區、平原和城市,分類實施山區森林碳匯鞏固提升、38萬畝平原造林管護增匯、城鄉園林綠地建設增匯工程,加快推進濕地恢復建設,擴展城市濕地系統,開展濕地固碳
試點,增加濕地儲碳能力;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達到5%;加大京津冀協同的碳匯林建設力度”等任務要求。
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和中共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統籌山水林田湖建設,大力建設森林城市、海綿城市,補短板解決大城市病,努力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大背景下,全面推進園林綠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已成為“十三五”時期首都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
一、“十二五”工作回顧
(一)提質增效,穩步提升林地綠地碳匯功能
“十二五”時期,全市持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太行山綠化等國家級重點生態工程建設,開展平原造林、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森林健康經營、濕地保護與修復、公園綠地建設等多項重點工程,提升了林地綠地資源質量與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十二五”期間,共新增造林面積140萬畝、城市綠地72750畝;截至2015年底,森林覆蓋率達到41.6%、林木綠化率達到59%、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8%、森林資源碳儲量增加178萬噸。全市
綠色空間不斷擴大,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林地綠地資源碳匯功能實現穩步提升。
(二)夯實基礎,持續推進技術研究與試驗示范
研究北京地區的碳匯營造林計量監測模型和參數,建立了涵蓋2座碳通量監測站、33個山區公頃級樣地和300個平原樣地的監測體系。對百萬畝平原造林、近自然森林經營等重點工程開展碳匯計量監測,為相關政策制定及項目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在通州、房山、大興、平谷和延慶等區縣,開展碳匯造林和經營,試驗示范區共計4.5萬畝。加強國際合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和澳門政府合作開發“森林可持續經營碳匯項目”,在國際上反響強烈,引起了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關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