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界別政協委員、全球能源互聯網集團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經社處處長相均泳告訴記者,他今年帶來了四份提案,其中一份是關于加快推進零碳園區建設,提升北京
綠色制造競爭力的提案。
“零碳園區是實現工業綠色轉型發展、培育低碳技術的重要載體,不僅對塑造首都制造業綠色競爭力、應對國際碳關稅等綠色壁壘意義重大,也是落實雙碳目標、實現首都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目前我市正積極推動園區綠色低碳轉型,加快綠色工廠、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關注。”相均泳說。
在相均泳看來,這些問題主要包括“零碳園區的標準和規范尚不清晰;現有零碳園區高度依賴政府補貼和優惠政策,經濟性面臨巨大挑戰;零碳園區建設主體間缺乏成熟的協同機制;零碳園區缺乏產品綠色溢價機制。”
因此,相均泳建議:“探索出臺我市零碳園區標準和規范。一是厘清‘零碳園區’概念內涵分類,研究制定我市零碳園區建設指標體系和建設指南,與國際標準和規則實現接軌,積極為全國標準和規范出臺探索北京經驗。二是鼓勵先行先試,加強‘技術+標準+
試點’模式的首都零碳園區建設,以園區為載體推動重點綠色技術創新和標準落地。”
“堅持合理規劃,穩步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相均泳建議:“堅決杜絕以‘零碳園區’建設之名無序規劃、盲目搶資源、爭產業,防止過度建設和產能擱置等問題。堅持將零碳園區建設與零碳城市、零碳產業發展相結合,實現產城融合、綠色發展。”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完善財政保障機制。” 相均泳建議:“加大綠色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大力發展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拓寬協同轉型相關項目、零碳智慧園區建設等的融資渠道。完善綠色財政制度,推進綠色稅收改革,加大對協同轉型關鍵技術和項目的財政資金支持。”
“探索優化園區建設運營協同機制。” 相均泳建議:“一是進一步創新政策機制,在北京層面探索政府、能源投資企業、電力用戶企業、電網公司四方之間的良性合作機制,破除障礙,實現多方共贏和包容性發展。二是建立健全零碳園區建設的法律法規,明確建設運營主體和參與主體權責范圍,消除因法律問題導致的項目糾紛與停滯等問題,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最后,相均泳建議:“建立零碳標準認證體系,提升綠色產品溢價。明確碳因子等核算標準,探索
碳標簽等工具的應用場景,形成北京綠色標準,一方面為我國碳關稅貿易談判建立數據基礎和標準基礎,另一方面提升北京綠色產品溢價水平,夯實北京綠色制造的全球競爭力。”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