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氣候變化在全球范圍內造成了規模空前的影響,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要求,以“
碳排放權”作為資產標的進行交易的
碳市場,成為各國低碳轉型的主要工具之一。中國
碳市場的建設謀定而后動,從技術引入、城市
試點到全面上線,持續行在最優路線上助力經濟低碳轉型。
2001年,中國發改委批準了第1個
CDM項目——
北京安定填埋氣收集利用項目,中國參與全球碳市場行動至此拉開序幕。截至目前,全國共計注冊3764個
CDM項目,其中1606個項目獲簽發,總簽發11億多噸。2013年CDM中國項目雖被按下了暫停鍵,但我國
碳交易市場建設已在籌謀之中。
2012年,
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項目開始啟動,2013年起,中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正式展開,2021年,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
十年磨一劍。從對標國際碳市場規則,到開啟試點碳市場,中國碳市場經歷了哪些跌宕起伏的自我建設過程?對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又有哪些啟示?南方周末企業社會責任中心為此專訪了國內首批參與國際碳市場交易的
專家唐偉珉,他現任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能源高級經理,曾作為項目經理開發了中國首個CDM項目,之后在國內外氣候變化和碳交易領域耕耘至今,主持投資開發的CDM項目涵蓋
新能源、能源效率、化工、煤炭等行業,合同金額超過4億歐元,年交易CO2氣體減排量1400萬噸。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