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出行:人人都能參與的碳減排行動
對于普通公眾來說,如何理解和踐行低碳出行碳普惠?
參與標準制定的于鳳菊解釋道:“低碳出行碳普惠,是給予公眾每一次低碳出行行為的正向引導與多元激勵,使廣大公眾認識到‘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因其受眾廣泛,故稱為碳普惠。”
標準實施后,相關
平臺通過收集個人、家庭或企業(單位)的綠色低碳行為活動,按照技術規范核算碳減排量,以普惠價值兌換的方式,鼓勵全社會參與自愿減排活動。
此標準是國內首個區域性低碳出行碳普惠領域減排量核算技術文件。其界定了碳普惠項目減排量核算中低碳出行的術語與定義,規定了低碳出行碳普惠項目的基本要求、溫室氣體種類、項目邊界和計入期、核算方法、數據監測與管理。適用于京津冀行政區域范圍內低碳出行碳普惠項目的設計、建設和運行。
標準中為何把“步行、騎行或乘坐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以及采用小微型客車合乘等出行方式從出發地向目的地移動的交通行為”定義為低碳出行?
于鳳菊解釋道:“計算一座城市或區域的交通
碳排放量要考慮這座城市或區域的鐵路、公路、水路、管道、航空、城市公共交通等綜合交通出行產生的總量,而標準中提到的幾種出行方式的
碳排放量均低于當地綜合交通出行平均碳排放水平,因此被定義為低碳出行。”
北京市于2021年開始探索開展低碳出行碳普惠項目,高德、百度、滴滴等平臺企業近幾年均開展了平臺研發,市民出行時只需選擇公交、地鐵、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出行結束后即可獲得對應的碳能量,并可兌換多樣化獎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