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
論壇20周年全球年會10月27日-29日在廣州南沙自貿區舉行。國際金融
論壇聯合主席、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小川出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法則與激勵機制”分論壇并演講。
周小川談到了對氣候變化的三個觀察。首先,他認為,對全球氣候變化要有高度的緊迫感,與此同時,在最近兩年,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
碳減排方面,出現了一些反彈,或者說積極性有所停滯。其次,目前國際上實際上已經有多個自愿性的聯盟,因為有好幾千家大型企業都已經做了減排的承諾,特別是在《巴黎協議》和COP26以后,但是最近兩年,作出承諾企業的數量基本上不怎么再增長,保持在幾千家的水平上,甚至還有一些大的企業和大的金融機構說做不到了,要退出聯盟,因此這是值得警惕的。還有有一些企業承諾做得不錯,但是有不少“漂綠”的動作。第三,公眾和居民并不像想象中大家都有非常高的認識和覺悟,公眾有的人對氣變這件事堅信不移,也有的人不置可否,了解并不深。“即便是對堅定的支持應對氣變的人來講,也分三種情況,一種就是說為了應對氣變,是甘愿要承擔成本,也就是要付出代價;還有一部分人是中性的,應對氣變是應該的,但是否應該由我們來承擔成本,這不置可否;第三種是應對氣變可以,但是不能讓我付出代價,而且這東西它對政治上也會有影響,誰應該付出成本?應該由富國、富人承擔成本,同時應該讓他們出錢來幫助窮人實現減碳。”周小川說。
提到中國的氣候變化和減碳的一些發展,周小川認為,中國在這方面有四大強項,風電,光電,電動汽車,儲能。“我個人覺得,
價格機制這里頭既包括成本控制和補貼,以及其他的含有
價格含量的這些結構性政策都幫了不少忙,也就是說過去曾經對風電、光電、電動汽車所做的一些財務上的支持,也包括結構性政策,包括對風電、光電的優先上網,同時加強了基礎設施,使得它容納風電和光電,能調度儲能設備的積極性空間比較大,這樣就激勵了風電、光電、電動汽車、儲能的順利的向前發展。”
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面,周小川認為有兩個。一個是整個中國的GDP能耗強度還是相當高的,另一個是居民響應還是不夠。
他強調,中國要繼續積極的參加全球關于regulation方面的討論,在制定規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他提到在法規和激勵機制的發展方面需要全球協調,尤其中美之間的協調非常重要,因為中美是兩個
碳排放的大國,應該減少不信任來增強協調。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