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至1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會議,總結2022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安排部署2023年重點任務。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
會議并講話,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出席會議并作工作報告。為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我們從2月24日起推出“劃重點”系列,今日推出“成就篇⑤”,展示新時代10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成效~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偉力彰顯
♦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系統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我國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
綠色發展奇跡。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步履堅實
♦ 堅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配合構建碳達峰、
碳中和“1+N”政策體系,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城市環境治理結構轉型升級,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
♦10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顯著
♦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下降57%,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2020年至2022年連續3年,都降到世衛組織所確定的35微克/立方米第一階段過渡值以下,我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
♦ 全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23.8個百分點,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長江干流連續三年全線達到Ⅱ類水質,黃河干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提高17.6個百分點。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 順利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土壤和地下水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提升
♦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健全生態監管制度,連續5年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
♦ 全國自然保護地面積占全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比例超過30%。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野外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有力推進
♦ 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平穩運行。實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 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累計安排資金超過12億元人民幣。
♦ 10年來,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35%左右,超額完成向國際社會承諾的目標。
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全面加強
♦ 貫徹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落實核安全法,高效運轉國家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實施核安全中長期發展規劃,核設施運行保持良好安全記錄,放射源輻射事故發生率保持歷史最低水平,全國輻射環境質量和重點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總體良好。
生態環境風險得到有效防控
♦ 強化生態環境安全意識,加大隱患排查力度,穩妥有序化解各類風險。持續提升環境應急能力,強化環境應急值守與應急準備,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
♦ 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生態環保工作,做到醫療機構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
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明顯提升
♦ 組建生態環境部,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實行省以下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按流域海域設立生態環境監管機構。
♦ 全面完成國家和省級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基本建成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圓滿完成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任務。
♦ 牽頭制定或出臺改革文件40余件,建立并深入實施排污許可、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制修訂30余部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和行政法規,制定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等專項黨內法規。越織越密的制度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靠保障。
環境領域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
♦ 引領全球氣候治理進程,推動《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
♦ 成功召開COP15并推動達成“框架”,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里程碑。
♦ 倡導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和“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
平臺,幫助沿線國家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我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