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安徽六安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組織六安電廠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

文章來源:六安市生態環境局碳交易網2023-12-25 12:37

12月22日,安徽六安印發《六安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的通知》
 
六安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六安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的通知
 
六大氣辦〔2023〕1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開發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中央、省駐六安各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六安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六安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3年12月21日
 
前言
 
“十四五”是我國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時期,要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推進機制,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根本轉型。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以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與碳中和為目標愿景,從六安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系統分析全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基礎成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政策導向、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編制“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作為“十四五”期間六安市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指導文件和行動綱領。
 
本規劃基期為2020年,實施期限為2021—2025年。
 
一、現狀與展望
 
(一)氣候變化的趨勢及影響
 
氣候特征。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地處北亞熱帶的北緣,屬濕潤季風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242毫米,具有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少、夏春季多、冬秋季少以及年際間降水變化大等特點。夏季(6~8月)雨量最多,約占全年降水量的45.0%。多年平均氣溫16.7~17.9攝氏度,自東北向西南隨地勢抬高而遞減。據1991年~2020年氣象統計數據,六安市氣候在氣溫、降水和光照等方面變化明顯。其中,氣溫總體呈現上升趨勢,近十年約上升0.7℃,高于全省(上升0.2℃)平均水平。
 
生態質量。六安市生態環境質量良好。皖西大別山區保留著華東地區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區域內有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等禁止開發區域共計28處。皖西大別山區是國家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境內六大水庫積蓄了70億立方米Ⅱ類以上優質水源,對中下游兩岸的防洪、灌溉、城市供水、水質改善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氣候影響。“十三五”期間,六安市出現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現象,2016年嚴重洪澇災害、2018年“溫比亞”臺風和雪災、2019年遭遇了40年來最嚴重的伏秋冬連旱、2020年又是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失。據統計,全市年平均受災人口126.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6.2千公頃。氣候變化及其引起的極端天氣事件,已對六安市糧食、水資源、森林生態、基礎設施和人體健康等方面產生了諸多不利影響。
 
(二)六安市溫室氣體排放變化趨勢
 
六安市已編制完成2017年、2019年和2020年溫室氣體清單報告,整體排放量逐年呈現上升的趨勢。分領域看,2020年能源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領域的排放量與往年相比上升趨勢顯著,農業活動和廢棄物處理領域排放量整體占比較小并波動平穩,土地轉化和林業領域吸收匯與往年相比有所上升,凈調入調出電力的間接排放存在一定波動。隨著經濟發展,六安市未來排放量整體仍將呈現上升趨勢,控制重點排放領域的節能降碳工作和如何控制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六安市減少碳排放、完成碳達峰目標尤為重要。
 
(三)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進展與成效
 
“十三五”時期,六安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踐行綠色低碳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出臺《六安市工業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優化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三次產業結構得到持續優化,截至2020年達到14.3:36.3:49.4,呈現出“三二一”發展特征。五大主導產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產值比重達到71.0%。成功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一基地、一工程、三專項”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上升到38.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到31.4%。成功創建省級高新區。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成效。2020年能源工業領域的化石燃料排放較2017年下降9.98%,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組織六安電廠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推動六安信義新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的金寨150兆瓦光伏電站可再生能源太陽能發電項目和六安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申報國內自愿減排項目(CCER),減緩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進展。
 
能源消費結構得到優化。作為國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六安市加大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力度,大力發展光伏、水電、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成功將金寨縣建設成為全國首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縣。截至2020年底,全市非化石能源裝機總規模達304.28萬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68.6%,年均提高1.9個百分點。清潔能源發展加速,金寨抽水蓄能電站正式蓄水、霍山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已獲得國家能源局立項批復。六安先進光伏制造試驗工程、金安區氫能及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獲批省級戰新產業項目。
 
生態環境質量穩中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大別山綠色生態屏障更加牢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階段性目標,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優化應急減排措施,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PM2.5平均濃度為37μg/m3,較2015年下降31.5%,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居全省前列。水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地表水水質國考斷面達標率為100%。土壤污染源頭管控有效落實,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霍山縣、金寨縣先后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四批、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舒城縣榮獲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市、國家節水型城市、魅力中國城十佳城市,獲中國人居環境獎。
 
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顯著提高。林業增綠增效行動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完成森林撫育300萬畝、森林蓄積量達3479.8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約為38.3%。六安市2020年度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凈吸收匯占總排放量的13%,為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打下基礎。
 
低碳試點示范建設穩步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持續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實現規模化應用,2020年底全市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82.8%。新增公交新能源車比例為94%,全域公交網絡體系建設“六安模式”在全國推廣。積極推進國家和省低碳城市試點、綠色GDP試點城市、綠色建筑節能示范市建設。金寨縣入選全省“近零”排放示范區。金安區氫能及燃料電池研發與產業化列入安徽省第三批重大新興產業專項。
 
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提高。防汛抗旱、防震減災、防抗臺風、生態環境治理等防災減災骨干工程建設不斷加強。農田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全市高標準農田總面積達到384萬畝,超過耕地面積一半。全面提升防洪減災、水資源有效供給和水生態環境能力,完成淠河治理、史河治理、淮河干流臨王段一般堤防加固和城西湖閘加固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現全域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此外,六安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3個水環境優美鄉村試點建設通過省級驗收,水生態文明建設步入新的階段。印發《六安市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六安市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應急預案》等各級各類應急預案,防災減災部門協調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應對氣候變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編制2017、2019、2020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積極推進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常態化編制。實現應對氣候變化與環境污染治理的協同增效,形成了節能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協同工作機制。印發《六安市“十三五”節能減排實施方案》《六安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方案(2018—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堅定不移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出臺《六安市綠色出行創建行動實施方案》,結合“全國低碳日”組織開展踐行低碳生活方式、綠色出行行動等節能宣傳活動,廣泛普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節能降耗理念和知識,大力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的社會風尚,提高了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
 
(四)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挑戰與機遇
 
六安市能源結構高碳特征明顯,工業能源消費占絕對主導地位,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能源需求呈剛性增長,資源環境約束突出,氣候變化適應能力有待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面臨較大挑戰。
 
1.面臨的挑戰
 
產業與能源結構調整有待加快。全市工業企業產業集群發展有待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有待加快。工業總量不大、結構不優,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僅占全省的3.6%,居全省第13位。能源利用率總體水平不高,能耗“雙控”壓力較大,應對氣候變化與深化經濟發展、能源改革和環境質量改善協同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化進程加重減排壓力。六安市是皖江城市帶承接東部產業西移的重要軸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的成員之一。把握“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堅持“一谷一帶、一嶺一庫、一心一廊”綠色發展,一批重大產業布局、重要民生工程、重點生態項目相繼建成,經濟社會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城鄉協調發展格局有待優化,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林業、水資源等基礎設施有待提升,城市化進程加重減排壓力。
 
適應氣候變化能力薄弱。農業生產基礎尚不穩固,土地資源日益趨緊,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壓力較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十四五”時期極端氣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災害呈增加趨勢,洪澇、風雹、干旱、森林火災、地質災害等有增多、增強趨勢,局地性、極端性災害發生的概率較大。水土流失監管能力有待提高,全市生產建設項目及生產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面廣量大,人為水土流失監管任務繁重。綜合防災減災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城鄉老舊危屋抗震能力差,城市排水防澇設施短板突出,沿淮洼地防洪排澇標準偏低。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尚未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
 
2.迎來的機遇
 
構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新發展格局。從綠色低碳發展角度出發,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多是技術含量高、排放低、污染小的產業,通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對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積極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含智能家電、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綠色食品與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和數字創意(含現代服務業)等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充電樁、加氫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助推六安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碳達峰提供二氧化碳排放控制保障。控制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發展低碳農業,增加生態系統碳匯,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繼續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作為考核指標,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和鼓勵部分地方和重點行業率先開展碳達峰行動。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進一步加快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和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積極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深化溫室氣體清單報告、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排污許可執行情況報告等工作的融合應用,強化源頭防控,深入調整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統籌推進重點領域、區域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推動六安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提升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根據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需要,制定六安市適應氣候變化的新戰略,開展落實戰略的具體行動,繼續推動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林業、水資源、防災減災等領域的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加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加強國內外合作。提倡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出綠色低碳發展成本低、風險小的解決方案,探索適合本地的特色應對方案。
 
提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力度。加強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物排放協同控制,推動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與污染防治監測、管理、執法、考核等體系有效銜接。加快低碳能源發展,協同開展減污降碳,降低碳排放強度,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統籌協調,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各部門和各地方的協調配合。強化人員隊伍和能力建設。
 
強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體制機制落實。強化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強化主體責任,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做好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開展常態化的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監測督促各項減排工作落實。建立完善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問責機制,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各區縣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自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兼顧當前與長遠的發展需求,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并重。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加森林碳匯、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不斷提高應對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深化綠色振興,奮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幸福六安。
 
(二)基本原則
 
堅持生態建設,整體推進。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將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結合六安市實際,科學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重點規劃二氧化碳減排目標任務。綜合協調發展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協調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強化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經濟增長、能源安全、碳排放、居民生活“四個維度”。大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綜合考慮未來氣候變化情況,提高水資源、農業、林業、基礎設施等各領域適應能力,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積極適應氣候變化。
 
堅持科技引領,制度創新。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創新支撐,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完善激勵約束機制,積極探索具有六安特色的應對氣候變化制度改革和創新。
 
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發揮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引導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全民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完善應對行動的社會參與機制,形成全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
 
(三)主要目標
 
1.總體目標
 
與六安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相銜接,綜合考慮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要求,到2025年,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全面完成。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省下達目標,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重點領域節能減碳取得明顯成效,控制工業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達峰基礎進一步夯實。
 
低碳試點示范取得顯著進展。積極探索適合本地區的低碳綠色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徑,加快建立以低碳為特征的工業、能源、農業、建筑、交通等產業體系和低碳生活方式,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循環化改造園區、低碳工業園區等綠色園區,推廣一批低碳技術和產品,實施一批能源利用合理、低碳技術產業化和適應氣候變化等試點示范工程。
 
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全面提高。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自然災害防治綜合立法取得積極進展。災害綜合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的準確性、時效性和社會公眾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大氣、水、土壤環境持續改善,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保護水平顯著提高,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森林和濕地碳匯功能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進一步增強。
 
能力建設得到進一步提高。健全氣候變化相關統計、核算體系。推動重點排放單位健全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臺賬記錄,落實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進一步加大應對氣候變化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顯著增強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社會新風尚。
 
2.核心指標
 
“十四五”期間共設置應對氣候變化核心指標10項,包括綜合控制指標和應對氣候變化專項指標。
 
注:1.[]內為五年累計值;2.具體目標最終以省下達任務為準。
 
三、嚴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一)推動經濟高質低碳發展
 
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以做強做優新一代信息技術,做大做響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實做精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和數字創意產業,打造龍頭引領行業,培育一批“群主”“鏈長”企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戰新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逐步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鼓勵企業建設研發平臺,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和科技型企業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
 
推進產業數字化發展。堅持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以新基建、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六新”為抓手,加快布局數字經濟。充分釋放數字化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加快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充電樁、加氫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園區數字化建設加速推進,打造六安“5G+”智慧園區,實現產業園區數字化。
 
推進高耗能產業綠色轉型。針對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大力推廣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生產工藝和設備,高起點開展綠色制造。實施“老樹育新干”工程,持續優化存量,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綠色化、創新化“六化”為重點方向,實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行動。
 
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鼓勵制造業服務化模式創新,推動“互聯網+制造業服務化”融合發展,依托互聯網提高服務性要素在制造業中的作用、產品附加服務,實現個性化服務和遠程運維、監控服務,創新產品營銷服務模式,提供平臺化服務,實現向服務型制造戰略轉型。推動工業設計、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供應鏈管理、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等向專業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培育一批應用服務提供商,爭創國家、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和項目。
 
(二)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推動重點用煤行業減煤限煤,嚴控新增耗煤項目,新建和改擴建項目實施煤炭減量或等量替代。推進工業領域節能,大力實施鋼鐵、鑄造、玻璃等行業的高爐、鍋爐、工業窯爐節能改造。加快電力企業現役機組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積極推進華電六安電廠供熱改造,推動煤電向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并重轉型。積極擴大天然氣利用,加強油氣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區域油氣設施布局,實施天然氣管道通達工程。因地制宜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和化工原料用氣。加快推廣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的開發利用,系統提升清潔低碳能源比例。
 
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有序布局發展集中式光伏電站,科學有序推進風電健康發展。大力推廣工業企業廠房、公共建筑、城市基礎設施等分布式光伏發電。加強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在農業廢棄物、畜禽廢棄物資源富集地區,支持建設農村生物天然氣和沼氣等燃料清潔化工程。穩步推進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支持發展生物質和垃圾發電一體化建設項目。謀劃布局工業園區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
 
發展高效低成本氫儲能技術。支持開展燃料電池催化劑等關鍵電極材料開發。支持開展質子交換膜純水制氫、固體聚合物電解質電解水制氫等技術研發,發展耦合可再生能源電力的高效低成本氫儲能技術。依托安徽工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六安院氫能項目孵化平臺,加速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制氫、儲氫、運氫供應鏈建設。積極推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開發研究,加快氫能源產業發展布局。扶持壯大全市燃料電池龍頭企業,聚焦氫能源電池研發制造,開展氫能綜合利用技術示范。推動氫能源多元化利用,以公交車、物流車等交通領域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城市公交、廂式物流車等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開展燃料電池船舶示范運行,推動燃料電池分布發電、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的示范應用,構建氫能多元應用格局。
 
加強智慧能源體系建設。發展智慧能源管理及智能電力控制設備及電纜制造等智能電網產業,形成“電池片-組件-逆變器-儲能電池-發電工程”的產業鏈。研究熱電聯產機組、新能源電站、靈活運行電熱負荷一體化運營方案,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提升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鼓勵可再生能源場站合理配置儲能系統,推進儲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應用示范,實現儲能與現代電力系統協調優化運行。逐步推進霍山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開展舒城曉天、金寨果子園等抽水蓄能電站規劃選址研究。
 
(三)加快工業領域低碳轉型
 
持續優化調整工業結構。從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上新項目,鼓勵支持淘汰限制類生產設備、生產線。積極優化能源結構,增大可持續能源比例,降低單位GDP能源消費。根據國家產業宏觀調控政策和六安市情,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產品。嚴格控制限制類產業新增產能,堅決遏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產能盲目擴張。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立足六安產業特色、資源稟賦和配套優勢,實施更大力度的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逐步降低鋼鐵、建材、鑄造等高能耗產業在六安市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比例,不斷擴大低能耗產業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建設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特色制造業集群。聚焦鋼鐵、采選礦、建材、鑄造等高耗能行業,組織實施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改造等綠色轉型。
 
推動工業綠色制造。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節點,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持續推進工業節能,落實能耗“雙控”政策,大力構建綠色制造體系。依據《安徽省重點領域企業和項目能效清單目錄》,制定能效提升計劃,力爭達到標桿水平。推廣先進、成熟、適用的清潔生產技術裝備,鼓勵支持重點企業開展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和綠色數據中心。完善節能用能評價考核體系,以信息化為支撐,建立全市工業節能監測系統,完善節能監測管理體系。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優化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延伸產業鏈并循環鏈接,實現園區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廢物“零排放”。能源資源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到2025年省級以上園區全部開展循環化改造。推進生活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兩網融合”,推廣“生態美超市”。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政策體系。
 
(四)強化建筑綠色低碳管理
 
完善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廣綠色建材,推進綠色施工,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以“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為切入點,大力促進城鎮化的綠色進程,實現規劃的綠色化、基礎設施的綠色化、單體建筑的綠色化并積極探索運營階段的綠色化。
 
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完善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逐步推動全市新建建筑執行節能設計標準,以政府投資項目為試點,逐步提高星級綠色建筑比例,執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節能標準。鼓勵農村地區結合危舊房改造,提高農村房屋的節能水平。不斷擴大公共建筑用能監管覆蓋范圍,逐漸擴大能耗監測平臺的覆蓋范圍,推行建筑業企業能源消耗統計報表制度。
 
穩步推廣裝配化建造方式。加大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綠色建筑和生態城區、裝配式建筑等項目中綠色建材應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以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為重點,大力推廣裝配式鋼結構技術體系。積極創建國家及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加強產業布局引導,積極創建國家及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加強綠色建筑技術研發推廣。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認證和推廣應用,建立綠色建材采信機制,推動建材產品質量提升。加強綠色建筑科技研發,積極探索5G、物聯網、人工智能、建筑機器人等新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推動綠色建造與新技術融合發展。健全科技創新管理機制,指導行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引導行業主體申報綠色建筑創新獎。
 
(五)推動交通運輸低碳發展
 
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變革。發展智能交通,推動不同運輸方式合理分工、有效銜接,降低空載率和客貨運周轉量。加快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加快實施引江濟淮和淮河航道升級改造工程,推進港口及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淠淮航道、杭埠河及支流航道等級,實現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統籌交通、郵政、快遞、物流、供銷等農村物流站點資源,實行“多站合一”場站運營模式,推進農村客運、物流和電商融合發展。
 
推動交通消費理念變革。構建“結構合理、集約高效、節能環保、以人為本”的綠色交通體系。強化“公交+慢行”網絡融合發展,推進公交都市建設。開展綠色出行示范城市創建,通過優化線網、增設站點、完善設施、規范管理等,打造以“公共交通+共享單車+步行”等綠色交通為主導的綜合交通體系。推廣綠色物流,推動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推廣交通基礎設施廢舊材料、設施設備、施工材料等綜合利用,推動公路路面舊料、工業固廢和隧道棄渣等的循環利用,實現交通綠色發展。
 
推動交通運輸工具綠色變革。推廣應用綠色化、清潔化交通工具,在港口和城市公交、出租汽車等領域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大清潔燃料車船推廣應用。鼓勵使用天然氣、電動車、混合動力、替代燃料車等節能環保車輛。持續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城市交通、物流和船舶中的應用。到2025年,新增城市公交新能源比例分別超過80%。
 
推動交通運輸模式智慧變革。完善交通地理信息數據庫,建立交通運輸行業專網,建設交通綜合運行協調與應急指揮中心,建設決策分析平臺,提升交通信息服務與交通管理效率。依托六安市數管局“數字六安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整合全市公路、高速公路、橋梁、站場、航道、港口、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建設交通地理信息數據庫,為全市交通運輸規劃、運輸工具監控、移動執法、應急指揮、綜合決策、物流服務、公眾出行服務等應用提供地理信息數據服務。基于內河電子航道圖相關標準,逐步推進全市內河高等級航道的數字化。
 
(六)推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
 
加快發展綠色低碳農業。加強農業生產基地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內大宗農作物基地全部達到高標準農田水平。推動農產品加工、運輸、消費綠色轉型。增加農村地區清潔能源供應,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光伏+農業”模式,推進中廣核霍邱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龍源霍邱馮瓴鄉漁光互補等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因地制宜推廣糞污還林還田、林下經濟、“稻漁共生”等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深入推進秸稈“五化”利用,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推進種養業提質增效。加大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技術集成創新。
 
推進農村建設和用能低碳轉型。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加快農房節能改造。推廣節能環保灶具、電動農用車輛、節能環保農機和漁船。發展農村生物質能源,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開展綠色能源小鎮建設試點。引導農村用能清潔化,在農業廢棄物、畜禽廢棄物資源富集地區,建設農村生物天然氣和沼氣等燃料清潔化工程。實施鄉村供氣民生工程,有序推進天然氣下鄉。到2025年,農業農村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排放強度穩中有降,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用能效率提升。
 
提升農業減排固碳能力。培育現代高效生態農業產業主體,大力推進農業生態技術、綠色技術和增匯型農業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推廣生物質利用“三全”模式。加強農田保育,推廣有機肥施用、秸稈還田、綠肥種植等技術應用,構建農田用養結合固碳模式,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安全可控替代產品,到2025年,農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強,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達43%,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85%,農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農業農村減排固碳與糧食安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深入落實《十四五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七)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排放
 
控制工業生產過程非二氧化碳排放。針對重點排放行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原料替代、過程消減和末端治理等手段,強化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管控,減少工業生產過程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
 
控制農業活動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持續推進低碳排放選種技術,改進耕作技術,推行土壤改良措施,減少化肥施用,增加有機肥使用率,開展耕地質量監測,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推廣水稻節水灌溉技術和農作物噴灌、微噴灌、滴灌等技術,減少農田氧化亞氮和甲烷排放。創新秸稈利用組織形式,建立完善的秸稈綜合利用體系,推進秸稈利用長效化運行。充分利用畜禽糞尿、廄肥作農田有機肥施用,控制畜禽養殖業溫室氣體排放,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嚴格控制規模養殖畜禽糞污任意排放,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積極推廣秸稈氣化燃料和固化成型燃料工程。控制農業源氨排放。加快農業投入結構調整,推進農藥化肥減量施用,強化化肥施用和畜禽養殖氨排放控制,逐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減少氨揮發引起的氧化亞氮排放。
 
控制廢棄物處理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加快健全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與利用,協同推進廢舊農膜、農藥肥料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加快城鎮生活垃圾焚燒廠和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實施垃圾填埋氣收集利用技術,提高垃圾填埋場甲烷資源化利用效率。推進工業垃圾、建筑垃圾、污水處理廠污泥等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鼓勵發展垃圾焚燒發電等多種處理利用方式,開展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甲烷收集利用及與常規污染物協同處理工作。
 
(八)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
 
加強生態系統碳匯基礎支撐。按照“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的總要求,堅持綠色發展、探索以生態文明建設力促轉型升級的新路子。探索森林碳匯交易政策和制度創新,形成適合大別山區的林業碳匯計量與監測模式。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森林蓄積量達到3500萬立方米。加強濕地保護和恢復,持續增強濕地碳匯能力。
 
鞏固提升森林碳匯。大力實施淮河、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工程和村莊綠化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建設。霍邱縣、葉集區開展低產低效林改造,多措并舉推進楊樹成熟林更新和馬尾松純林改造,營造混交林,增強林分抗性,提升林分質量,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著力改善金寨九寨峰林場、霍山國有林業總場、霍邱西山林場和葉集看花樓國有林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重點公益林保護,優先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別山地質公園、五大水庫周邊水源涵養林、淠河沿岸防護林等重點公益林區域建設林長制改革公益林保護示范區。
 
鞏固提升濕地碳匯。以保護濕地生態系統和改善濕地生態功能為目的,以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為重點,合理利用濕地資源,從整體上維護濕地的生態系統功能、推進濕地生態環境建設。加強濕地保護與修復工程建設,完成六安淠河國家濕地公園濕地動植物多樣性調查,霍邱縣城南濕地生態恢復工程。到2025年,濕地保護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九)推行綠色節能低碳生活方式
 
增加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對綠色低碳產品研發、設計和制造的投入,鼓勵大型商超優先引入綠色低碳產品,增加綠色低碳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進一步加強國家重點節能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節能減排與低碳技術成果轉化推廣清單的宣傳力度,強化落地應用。推廣應用綠色包裝和節能環保新材料,推行減量化、復用化的包裝產品,大力推廣循環快遞物料設備。引導企業開展綠色(低碳)產品認證,支持企業取得節能低碳產品認證和標識,探索開展碳標簽建設。
 
形成綠色消費模式。著力培育綠色消費理念,在全社會厚植崇尚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深入實施節能減排全民行動,規范消費行為,打造綠色消費主體,擴大綠色消費市場。全面推進公共機構帶頭綠色消費,全面推行綠色辦公。嚴格市場準入,增加生產和有效供給,推廣綠色消費產品。形成綠色消費長效機制,營造綠色消費環境。建立健全定額管理制度,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范圍,提高政府綠色采購規模。倡導住房適度消費,鼓勵使用環保裝修材料,引導城鄉居民廣泛使用節能型電器、節水型設備。引導生產企業實行“綠色包裝”,減少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
 
推動綠色金融創新。頂層設計“管綠”,推動信貸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探索構建“投債貸股”多層次融資聯動模式,多渠道解決綠色項目融資需求。發展基于碳排放權、排污權等各類環境權益融資工具,創新開展清潔能源、綠色裝備供應鏈等融資服務,拓寬企業綠色融資渠道,有序推進環境權益抵押融資業務。支持銀行業機構加大對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傳統產業綠色改造的企業信貸投放,抑制“兩高一剩”行業貸款規模。探索設立“綠色項目庫”。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綠色票據、碳中和債等融資工具。
 
積極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推動形成全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進“光盤行動”,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倡導合理消費、理性消費和清潔消費,引導公眾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抵制過度包裝。鼓勵使用再生產品、綠色產品、能效標識產品、再制造產品、節能節水低碳認證產品和環境標識產品。推廣城市公共交通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
 
四、主動適應氣候變化
 
(一)強化基礎設施適應能力
 
強化市政基礎設施適應能力。將適應氣候變化要求納入城市建設,科學規劃城市生命線系統和運行方式,提高市政設施的防災減災能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快城市防洪區排水管網升級改造,完善城市防洪排澇系統,結合城市濕地公園,充分截蓄雨洪,化解城市內澇。優化城市綠化和水體布局,打通城鎮通風廊道,提升城市抵御干旱高溫能力,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合理安排地下空間,統籌規劃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適當提高給排水、供電、供氣、交通、信息通訊等生命線系統的建設運行標準,加強基礎設施在極端天氣條件下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強化水利基礎設施適應能力。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推進淮河流域河道整治,加快實施豐樂河上游水庫及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區建設、沿淮行蓄洪區洼地治理等重點工程。加強水資源供給設施建設,推動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建設。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持續改善區域減災興利條件,結合河渠水系連通設計,實施灌區治理、灌區水渠改造工程,提升災害防御能力。
 
強化交通基礎設施適應能力。加強交通運輸設施安全運行的風險評估,提高洪澇和地質災害高發地區交通基礎設施設計標準,優化線路設計和選址方案,增強基礎設施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推進沿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區域交通網絡互聯互通。實施瓶頸路段升級改造,強化通道功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快交通應急體系建設,實現交通動態路況實時發布,加強交通疏導和管制,切實提高交通運輸系統應急處理能力。積極調整運輸結構,推進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不斷提高鐵水貨運輸量和運輸比例。
 
強化能源基礎設施適應能力。統籌能源輸儲設施規劃,推進油、氣、電輸送網格化建設,有序發展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區域電網建設,優化電網骨干網架,推進輸配電和農網建改工程,進一步提升供電能力和電網可靠性。做好油氣供應保障工作,完善區域油氣設施布局,實施天然氣管道通達工程,推進支干線管網和應急儲氣設施建設。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積極開展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項目可行性研究,評估氣候變化風險。加強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建設,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儲能應用示范。
 
強化經濟社會領域氣候韌性。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經濟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社會治理“一網統管”基礎設施,全面融合交通運輸、道路實況、城市管理、環境衛生、食品安全、水電氣、金融、市場監管、經濟社會風險等數據資源。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建設,加快建設互聯感知、智能高效、創新引領的新型基礎設施,使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智慧六安的重要基石和引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
 
(二)提升重點領域適應能力
 
加強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加強水資源保護,制定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健全六大水庫優質水源保障體系,增強水質監控、水污染質量、長效管理的管理力度。優化水資源配置體系,綜合考慮供需關系,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有序推進臨淮樞紐蓄水綜合利用和淠史杭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和安全供應。落實河湖長制,強化河湖水域岸線管控和水生態治理與修復,推進“一干六支”生態廊道建設,提升水源涵養能力。
 
提升農牧業適應氣候能力。完善農業防汛抗旱體系,持續推進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改善農田灌排條件。著力提升耕地質量,加強土地環境質量動態監測,推行耕地分類管理,因地制宜開展污染耕地種植結構調整和退耕還林。充分利用農業種質資源,改良作物品種布局,培育優選耐高溫、抗寒冷、抗旱、抗澇等適應能力強的作物品種。加強地方畜禽遺傳資源開發與利用,做好畜禽良種推廣,開展動物疫病凈化試點,健全畜禽防疫體系。推進漁業結構調整,提高優質水產品養殖比重,發展池塘養殖、大水面養殖和稻漁綜合種養多種漁業模式。加強農業氣象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氣象綜合監測網絡,提升氣象災害防范能力。
 
提升森林抵抗氣候風險能力。堅守林業生態保護底線,落實森林資源保護責任制,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行為,貫徹實施《天然林保護修復制度方案》,加快林長制改革公益林保護示范區建設。積極發展和引進耐旱、耐寒、抗逆性強的優良樹種,加強森林撫育經營,提升森林整體質量。完善林業信貸和森林保險制度,拓寬林業融資渠道,擴大森林保險覆蓋面,提高林業金融服務能力。建立森林防火和林業有害生物四級監測預警防控體系。筑牢有害生物防線,持續加強松材線蟲病綜合治理,嚴防外來生物入侵,提升森林生態承載力。增加生物防火帶密度,完善森林火險預警監測體系,進一步提高森林火災防控能力,爭取實現全市森林火災受害率0.35‰以內目標。
 
提升公共衛生適應能力。加強高溫、低溫、灰霾和酸雨等與人體健康相關的天氣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及時開展氣候變化對敏感脆弱人群健康的影響評估,建立和完善人體健康相關的天氣監測預警網絡和公共信息服務系統。加強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危機下公共衛生應對能力,減輕極端氣候事件對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做好極端天氣事件衛生知識普及,增強公眾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公眾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提高旅游業和其他產業適應能力。調整旅游業發展規劃與布局。積極適應氣候變化趨勢,把氣候因素納入旅游業發展全局之中。綜合評估氣候、水文、土地、生物等自然稟賦狀況開發旅游資源,調整旅游設施建設與項目設計。把握氣候變化條件下新的旅游市場需求特征,加快推動推進茶、果、藥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的深度融合、健康頤養產業等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小業態的創新性發展,增強名山大川、歷史古跡等自然依托型業態的應對能力。利用氣候變暖延長適游時間的機遇,充實旅游產品和項目,豐富旅游內容。
 
(三)提高生態脆弱區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堅持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重點從水土保持、生態保育、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和礦山治理等方面開展實施基于自然修復及人工治理措施提高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強化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育。以水土保持區劃為基礎,強化大別山區、江淮丘陵區等重點區域水土流失防護,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逐步形成區域特點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突出森林生態系統建設,深入實施森林質量提升行動,構建以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農田林網和堤岸林為主的防護林體系。加強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實施濕地保護恢復工程,改善濕地生態系統功能,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加強大別山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對五針松、霍山石斛、銀縷梅、白冠長尾雉等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極小種群保護,建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種質資源保護示范區和原物種就地保護基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加強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動態監測,建立實行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加強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開展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編制、勘界立標等工作,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資源整合優化,建立規范高效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系。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建設生態廊道、開展重要棲息地恢復和廢棄地修復。建立常態化監督執法機制,強化監督檢查,定期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專項行動。推進實施自然保護地生態工程,加強大別山(六安)國家地質公園、淠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構建完整的生態保護網絡。
 
加大礦山環境治理力度。落實《六安市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規劃(2016-2025)》治理措施,加強礦山管理,制定嚴格開采制度,最大限度減少資源開發對周邊生態影響。加強綠色礦山建設,落實礦產資源保護利用、監測評價和統計制度,爭創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促進礦業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不斷提升生產礦山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比例。
 
(四)打造韌性城市生命線系統
 
將適應氣候變化納入城市生命線系統的規劃。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實施搶險救援能力提升工程,發展巨災保險,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大力提高城鄉住房和公共基礎設施設防標準和抗災能力,強化隱患排查治理。加快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完善全市(市城區)和縣區城區、工業園區及重要鄉鎮的防洪排澇體系。建設韌性城市,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預留空間,大型公共設施建立平戰轉換預案。
 
打造新時代城市生命線監測預警系統。全力配合省相關部門建立“安徽省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對氣象災害、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地震等的綜合監測預警,形成空天地一體化全域覆蓋的自然災害監測感知網絡體系。加強跨部門、跨地域的網絡互連和信息共享,提高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健全災情統計制度和災情報告系統,強化“市、縣、鄉、村”災情報送體系,健全災情會商和信息共享機制,提升災情處置工作的時效性、準確性、科學性。
 
(五)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應急、水利、氣象、自然資源等部門會商研判與應急聯動機制,健全防汛抗旱氣象監測預警聯防工作機制。把突發事件預警發布融入社會應急體系、社會治理體系和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全面、信息準確、傳遞暢通的自然災害監測和預警體系。優化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功能,充分利用各部門信息發布渠道和社會資源,快速精準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加強災害應急響應和應對能力。完善氣候災害應急預案,加強各級氣候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健全快速響應、高效聯動的多部門氣象災害應對機制,形成科學決策、統一指揮、分級管理、運轉高效的氣候災害應急體系。加強專業救援隊伍、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提高救援響應速度、應急救援覆蓋率等應急管理水平,增強對極端氣候事件的應對能力。在水旱災害常發淮河流域,依托水利工程管理人員、民兵、農技人員和相關單位人員組建防汛抗旱專業隊伍,著力構建緊密型、聯動型防汛抗旱指揮體系,形成以專業化隊伍為基礎、第三方力量為保障的多層次防汛抗旱搶險隊伍體系,加大防汛抗旱技術培訓和實戰演練力度,有效提升救災組織指揮和應急處置能力。
 
健全災害保險和風險分擔機制。將保險業納入防災減災體系,充分發揮保險業在防災防損中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金融、保險等市場機制作用,進一步完善農村住房災害保險制度,補齊農房保險工作短板,健全各級財政補貼、農戶自愿參加、保費合理分擔的機制,積極協調推動沿淮多災易災地區納入災害保險范疇。探索研究巨災保險制度和再保險制度,共同建立大災風險檔案,不斷提高大災風險管理水平。
 
五、提高應對氣候變化治理能力
 
(一)建立健全應對氣候變化制度
 
完善碳排放目標控制制度。將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強化指標約束,探索創新碳排放“雙控”管理制度和模式。統籌管理低碳產業園區建設工作,認真落實低碳監測、評價和統計工作的制度。
 
深化應對氣候變化統計制度。深入落實碳排放基礎數據統計、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持續開展涵蓋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廢棄物處理等領域的核算統計,健全覆蓋市縣(區)級的應對氣候變化統計制度。開展全區工業副產物及三廢現狀調查工作,以進一步發現廢物管理和綜合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掌握全區重點生產企業,以及相關的副產物、三廢利用回收單位的基本情況。
 
推動建立溫室氣體排放信息披露制度。推動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重點排放單位數據報送、配額清繳履約等實施情況作為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內容,有關違法違規信息記入企業環保信用信息。定期公布全市低碳發展目標實現及政策行動進展情況,建設完善溫室氣體清單數據信息系統,設立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發布平臺,推動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信息公開。
 
(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機制
 
碳排放監管和評價機制。定期對循環產業和低碳市區建設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測、審計、統計,并形成報表和定期報告。對進入產業園的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強制審核,引導企業開展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制定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優惠政策培育和獎勵環境友好型企業。
 
健全氣候投資融資機制。加強氣候投融資與綠色金融的政策協調配合,研究制定符合低碳發展要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標準指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保險公司設立專門部門開發氣候友好型的綠色金融產品,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對重大氣候項目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探索設立以碳減排量為項目效益量化標準的市場化碳金融投資基金。積極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鼓勵保險機構積極開發碳資產類的保險、再保險業務。
 
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牢固樹立綠色金融理念加快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不斷拓寬綠色產業融資渠道,推進綠色信用體系建設,逐步構建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激勵機制和約束措施,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有效發揮金融配置社會資源的重要作用,重點支持新一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優質高效農業、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特色旅游文化等產業發展,大力支持合六葉工業走廊暨金葉一體化綠色產業發展,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以及生態功能區建設,以綠色金融思路支持全市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快六安市經濟轉型發展。
 
加快應對氣候變化財稅支持。綜合運用財政資金引導、稅收調節和政府綠色采購等多種政策措施支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重點用能領域節能減排改造、節能低碳技術產品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發展、高碳能源替代等相關方面支持。推進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構建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政策體系。對符合稅制改革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方向的稅收政策,利用稅收給予明確的經濟利益導向,對電力、交通、工業、建筑、農業等領域精準優惠、精準限制。
 
推動生態系統價值實現。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新路徑、新模式,開展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將生態資源價值折算成可計價、可交易、可融資的資產,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助力“兩山銀行”模式落地,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科學轉化。以霍山為試點,推行碳匯資源價值評估機制,探索碳匯資產質押貸款及融資,引進資金活水。
 
(三)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積極開展碳交易基礎能力建設。按照國家及省碳排放權交易部署,支持和監督企業碳報告碳核查、碳復查等工作。指導企業開展相關數據實測工作,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提高報告質量。組織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培訓,切實提高基層專業管理水平。鼓勵企業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不斷提高碳資產管理水平。
 
積極參與全國統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落實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在省級碳排放權交易機構的組織領導下,協同推進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排放核查與配額清繳,確保碳排放權交易工作落到實處。在安徽省碳排放權交易核查體系框架內,規范第三方核查工作。按照國家要求,開展電力、水泥、鋼鐵等行業重點排放單位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核算、數據報送、核查審核、配額分配和履約監管等。強化碳市場能力建設,實施企業碳資產能力提升行動,提高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
 
(四)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創新
 
構建開放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加快創新資源、創新政策、創新服務向企業集聚。實施創新型領軍企業培育和科技型企業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創新型領軍企業。錨定科技發展前沿和產業變革趨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高質量產業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創新平臺體系。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為關鍵,完善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機制,著力提升原始創新、技術創新能力,培育更多科技創新型企業,形成企業創新需求與創新供給良好互動的產業鏈。
 
(五)構建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協同治理體系
 
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控制。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推進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加強本地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作用機制研究,盡快實現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監管,加強與周邊城市溫室氣體協同控制聯動。
 
建立協同治理機制。建立“一證式”環境綜合管理體系,將溫室氣體減排統一納入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嘗試在經濟補貼、稅收減免、排污收費等一系列經濟措施中將溫室氣體控制和大氣污染物控制協同考慮。深化溫室氣體清單報告、重點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排污許可執行情況報告等工作的融合應用,建立協同效應評估體系。整合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管理工作舉措,重點突出源頭控制,開展固廢、廢水處置設施的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治理。
 
夯實協同減排工作基礎。針對電力、鋼鐵、建材、采選礦、鑄造等行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大對二氧化碳減排重大項目和技術創新扶持力度,大力支持交通運輸和建筑行業的節能低碳技術開發與推廣應用。把減污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推進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加強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作用機制研究,盡快實現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監管,加強與周邊城市溫室氣體協同控制聯動。
 
六、實施重大工程和項目試點示范
 
(一)實施工業低碳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適應“雙碳”目標下能耗“雙控”的新要求,堅持節能降耗和節能增效相結合,推動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綠色轉型和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圍繞低碳清潔高效的目標要求,組織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節水治污、循環改造等綠色轉型。深入開展節能環保“五個一百”行動,建設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四位一體”綠色制造體系,推動工業綠色、高效、清潔、低碳發展。推動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優化整合、機制創新、產業轉型和綠色集約發展。
 
(二)推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設
 
推動氫能產業多元化利用。培育發展燃料電池產業,積極參與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的創建。重點推進城市公交、廂式物流等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應用,引導燃料電池汽車與純電動汽車錯位發展,加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應用進程。開展燃料電池船舶示范運行,推動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電池冷熱電聯供的示范應用,構建氫能多元應用格局。
 
實施重點區域“數字零碳”。探索多樣性和差異化的示范區建設,推動創建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零碳技術產業示范區等碳中和示范區。根據資源稟賦和基礎條件,注重發揮比較優勢,選擇合適的行業領域和重要區域開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設。
 
打造“零碳鄉村”。以“政府主導、電網主動、多方參與”的模式,通過森林碳匯、分布式光伏、風電、水電開發等,可持續提高負碳水平,推動整村的負碳資源參與碳市場交易。通過就地儲存,就地消納,促進終端能源綜合利用,推進綠色能源零碳供給。
 
(三)開展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控排示范工程建設
 
控制工業過程溫室氣體排放,在鋼鐵、建材、輸配電設備等重點行業實施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控排示范工程,推動玻璃、磚瓦、水泥等行業提標改造。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一廠一策”精細化管理。探索全生命周期控制工業領域排放,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減少生產過程中初級原材料投入和能源消耗,積極開發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產品。
 
(四)探索建立碳中和試點示范區建設
 
確立碳中和先行試點示范建設目標。選擇低碳發展基礎較好、地理邊界清晰、管理主體明確、可再生能源和碳匯資源稟賦較優越的區域先行先試。推動示范區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和技術創新,推進產業、能源、交通、建筑、消費、生態等領域的碳中和技術產品綜合集成應用,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建設,增強森林、草地、農田等生態系統固碳功能與碳匯水平。探索多樣性和差異化的示范區建設,推動創建可再生能源示范區、零碳負碳技術產業示范區等碳中和示范區。
 
(五)開展現代農業提升行動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優化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等綜合措施配套,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產能,著力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不斷夯實現代農業高效發展基礎。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創建和水稻綠色原料基地建設,建立優質專用小麥、水稻生產基地,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示范應用,加快智慧農業建設。建設大別山天氣雷達,提升氣象現代化水平,推進農業氣候資源開發和高效利用。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化肥、農藥使用實現負增長,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00萬畝以上,建成高標準農田490萬畝。
 
(六)鞏固林業生態系統的碳匯能力建設
 
推進林業現代化治理行動。以提升森林質量為核心,以四旁四邊綠化為抓手,以優質鄉土樹種為主體,深入實施增色添美、更新改造、補植撫育、融合調整、擴面增綠等林業工程,建設以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農田林網和堤岸林為主的防護林體系和以油茶、桃等為主的經濟林體系,持續推動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大力實施淮河、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工程和村莊綠化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建設。圍繞油茶、石斛、中藥材、竹木、林果、構樹等特色產業,示范引領帶動當地企業發展規模化經營。結合六安市林業產業及分布的地理區位,重點培育五個產業集群,讓林業產業在服務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完善六安市林長制智慧平臺管理信息系統、市縣鄉村四級林長上下貫通、左右聯通的信息化管理體系,到2025年,全面建成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初步實現林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開展林業碳減排行動。開展林業碳匯監測,形成全市林業碳匯數據資源庫穩步推進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推進國有林場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形成可復制的項目開發模式和典型經驗。支持各縣優先開發符合國家核證自愿減排林業碳匯項目,遵循《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相關程序,推動經規范備案的林業碳匯項目減排量進入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支持各縣區先行試點探索,組織引導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區域性林業碳匯自愿交易,多種形式開展林業碳減排行動。鼓勵銀行以公益林和天然林收益權質押開展融資業務。
 
(七)推進城市基礎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合理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和生產力布局,完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城市能級、功能品質和精細化管理水平。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合理配置能源資源,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進城市雙修和韌性城市建設,城市內部山體水體和公園綠地等生態功能空間,提高植被覆蓋率,大力建設各類雨水滯留設施。繼續推進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閘水庫除險加固、山洪溝治理、湖泊防洪綜合治理和城鄉排水防澇能力建設等工程,不斷完善全市防洪減災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
 
七、推動達峰行動方案實施
 
(一)制定碳達峰實施方案
 
緊密圍繞國家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結合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研究制定六安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積極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達峰專項行動方案,對二氧化碳達峰目標落實提供有力保障。
 
(二)推進重點行業碳達峰行動
 
在電力、鋼鐵、建材等重點行業開展綠色化改造升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開展能效水平對標和能效領跑者行動,持續降低主要耗能產品單耗,推動重點產品綜合能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施二氧化碳減排示范工程,支持一批低碳轉型項目。鼓勵建設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循環化改造園區、低碳工業園區等綠色園區。
 
(三)強化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落實
 
壓實各區縣、省級以上園區碳排放達峰目標責任,組織各區縣、省級以上園區有序開展碳達峰工作,進一步加強達峰目標過程管理,強化碳排放達峰跟蹤評價,確保達峰目標如期實現。
 
八、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應對氣候變化與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全面圍繞國家、省控制溫室氣體目標任務、推進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低碳試點、低碳宣傳等領域相應工作。進一步完善市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責任清單,大力健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責任體系,全面落實“一崗雙責”。優化“網格長”制度,健全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壓實各級黨委、政府的主體責任,明確職責分工,強化任務落實,完善常態化協作機制,制定“雙碳”年度工作計劃、任務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定期調度落實進展,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任務。
 
(二)強化統籌協調
 
加強本市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與省級應對氣候變化規劃的銜接。做好本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能源發展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有關部門相關領域專項規劃之間的銜接,確保各相關規劃目標一致。充分發揮組織協調聯動,加大部門間協調配合力度,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建立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對規劃實施進展情況進行聯合評估。各區縣相關部門全面配合市局開展相應工作,策劃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措施,組織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深化相關領域改革,加強財稅、金融、價格、土地、產業等政策協調配合,研究分領域、分階段相應支持政策,形成整體合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加大投資力度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重點支持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技術研發、產業創新、試點示范和創新能力建設等。鼓勵不同經濟成分和各類投資主體以多種形式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及低碳發展工作。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和完善綠色信貸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推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城市公用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規劃重點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加大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節能環保產業、清潔采暖等領域的信貸投放。
 
(四)完善考核機制
 
將本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區縣政府。納入到各市縣、各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保證規劃實施的系統性、連續性和針對性。各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體系,強化目標考核,強化考核結果應用,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問責機制。按照責任落實、措施落實、工作落實的總體要求,對各市縣政府完成碳強度下降等約束性指標情況、有關任務與措施落實情況、基礎工作與能力建設落實情況、氣候變化試點示范進展情況實行年度考核。加強專項督查工作,研究建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獎懲制度,推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五)強化基礎保障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基礎研究,重點加強氣候變化對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林業、水資源等領域的影響,氣候變化監測預測,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等關鍵問題的基礎研究工作,為后續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撐。大力發展低碳技術。加大對低碳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低碳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加大對脫碳、零碳、負排放技術的研發與儲備。充分調動各類媒體的宣傳積極性,借助網絡平臺,傳播節能低碳理念,加大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建立鼓勵公眾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激勵機制,拓展公眾參與渠道,創新參與形式。做好“全國低碳日”等宣傳活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strong id="j0xlh"><bdo id="j0xlh"></bdo></strong>

<strong id="j0xlh"><i id="j0xlh"></i></strong>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忻城县| 洮南市| 谢通门县| 墨江| 浦江县| 乌鲁木齐市| 沈阳市| 金山区| 武定县| 正定县| 兖州市| 东台市| 泾源县| 湾仔区| 四川省| 普安县| 涟水县| 故城县| 秭归县| 镇坪县| 航空| 古田县| 新田县| 聊城市| 镇巴县| 教育| 太原市| 文安县| 彩票| 临西县| 榆林市| 富平县| 新兴县| 芦溪县| 鹿泉市| 佳木斯市| 汉源县| 原平市| 招远市| 洛浦县| 武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