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納行穩致遠
“十四五”期間,新能源電力勢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也將承擔更重要的歷史使命,如何防范和解決大規模新能源并網消納問題,應得到重視和解決,應多方著手,統籌規劃,下好“先手棋”。
因地制宜強戰略,政策落實謀長遠。一是可再生能源規劃要與電網發展規劃相適應,綜合考慮新能源發展和電網安全性,合理規劃新能源裝機,優化網架結構,建立健康的成本分攤機制,促進新能源消納。二是項目開發要因地制宜進行戰略布局。“三北”地區結合特高壓等電力送出工程布局大基地項目;水電豐富區開發風光水儲一體化基地項目,有效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典型項目;中東部地區電價高,消納能力強,應綜合利用土地開發漁光互補、農光互補項目。三是強化產業政策落地,切實發揮可再生能源消納保障機制作用,提升各省區優先消納可再生能源積極性,目前尚處于“低溫”運行狀態下的綠證交易,亟需盡快完善以實現與市場建設的高效銜接,用“看不見的手”代替行政管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若能與可再生能源保障機制有效協調,可以穩定企業收益與現金流,提升項目測算經濟效益,實現項目開發與市場交易相互促進。
技術創新破壁壘,源網荷儲強協同。一是技術創新提高項目經濟性,當前新能源發電技術和成本應對平價的全面到來,尚顯得力不從心,在能源轉型中勝任主力軍角色更是需要進一步提高發電利用小時數、降低度電成本、提高發電技術特性。二是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性和波動性的問題,是制約其并網的關鍵,目前解決該問題的主要手段有大電網和儲能兩種,一方面要加強電網建設,擴大電網互聯、推進電網的智能化,以增強大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轉變觀念,發揮煤電等傳統火電調節電源作用,要加強氫能、儲能等技術手段的應用,盡快打破儲能壁壘,對于配套儲能新能源項目,要合理優化項目儲能方案,以產業鏈的高速發展帶動儲能技術進步和造價下調,不斷優化新能源儲能性價比以確保項目收益。三是深挖需求側潛力,推進源荷互動。隨著大數據、物聯網、5G等信息與數字技術不斷進步,通過構建需求側智能管控系統,實現荷隨源動、源荷互動,為新能源間歇性問題提供解決路徑。
市場建設開新篇,產業發展拓空間。加快構建適應新能源優先發展的電力市場機制,一是建立健康的成本分攤機制,平價上網不等同于平價利用,新能源利用不但包含自身發電成本,還需要考慮系統成本,系統成本需要通過市場機制共同分擔,才能更好消納新能源。二是做好優先發電保障和市場化消納的銜接,隨著分布式能源和用戶側需求響應技術的進步,電力市場主體呈現多元化,新興化趨勢,以碳中和為契機,通過電力市場主體與新興技術融合拓展,發售用等多重市場角色重塑,發揮“虛擬電廠”“負荷聚集商”等新興市場主體的作用,進一步拓寬新能源消納空間。
本文刊載于《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1年02期,作者單位: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