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關稅”倒逼企業核算碳足跡
“近年來,碳足跡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一些國家已逐步建立起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評價和認證制度。以碳足跡為核心的供應鏈體系已現端倪。”康磊介紹。
2023年,喊了多年的“碳關稅”靴子終于落地。全球首個“碳關稅”——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于當年10月啟動試運行。
自此,首批納入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的水泥、電力、化肥、鋼鐵、鋁和氫6個行業相關產品在出口至歐盟國家時,需提供碳排放數據;2026年開始,還需為商品制造時釋放的溫室氣體數量交稅。歐盟“碳關稅”的實施,倒逼國內制造業企業加快開展產品碳足跡核查的步伐。康航飛舉例說,以鋼鐵行業為例,短期來看,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可能導致我國幾家典型鋼鐵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約4%—6%。長期來看,伴隨碳排放配額分配比例收緊、
碳價上升,我國鋼鐵行業出口成本將進一步增加。
“‘碳關稅’可能增加出口企業的隱形成本和運營負擔。”天津濱海高新區經發局發改科負責人晏焱介紹,為了有效應對歐盟“碳關稅”,高新區對全區企業進行了“摸底”,并聘請了天祥集團為區內10家出口型企業或重點排放企業提供年度碳足跡核查服務。
“通過報告,企業可以了解到自身主要排碳環節及排放量,并結合報告提出的減碳建議指導后續節能降碳、生產組織等工作。”晏焱說。
“2024年公司已通過購買綠電替代傳統火電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碳排放總量。我們還增加了廠區的光伏裝機容量,每年光伏發電量大約200萬千瓦時 。”聚元
新能源公司負責人賈學恒說,公司對各類生產、動力設備進行節能改造,照明燈全部更換為LED節能燈,實現了生產過程及產品的“雙
綠色”。
賈學恒認為,積極進行產品碳足跡核算,主動提供碳足跡的數據,可以提升產品競爭力,帶動上下游企業注重環保。
“當前,除了外貿出口企業,還有重工業降碳壓力較大的區域,對碳足跡核查需求日益旺盛。”康航飛表示。
2023年,山東出臺我國首個省級碳足跡評價工作方案——《山東省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方案(2023—2025年)》,希望通過開展重點工業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推動產品全流程降碳,提升重點產品出口和產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重工業的單位產值碳排放比較大。同時,基礎工業品的碳排放管控,也關系著供應鏈下游的降碳成效。”天津市循環經濟與低碳發展智庫主任、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軍鋒說。
山東出臺的工作方案鼓勵“兩高(高污染、高耗能)”行業重點工業產品先行先試,率先在2023年完成鋼鐵、電解鋁、水泥、化肥、塑料行業100家重點企業產品碳足跡核算;2024年完成有機化學品、橡膠輪胎、燒堿等行業200家重點企業產品碳足跡核算;2025年完成300家重點企業產品碳足跡核算,最終推動產品全流程降碳。
“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將成為企業自覺開展碳足跡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推劑,也將推動產品碳足跡核查工作提速。”王軍鋒表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