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難而不做,更應該積極主動作為
問:您如何看待這些挑戰?
傅成玉:不能一味站在困難角度看問題,從另一視角來看,碳中和更是一個重大發展機遇。
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既要解決資源環境和生態約束問題,也是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來推動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既是打造國家未來競爭能力,也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無限風光在險峰”,欲攀高峰就要勇于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與挑戰。反過來講,只有艱難險阻、重重挑戰,才能成就我們達到世界高峰。對此,要主動抓住機遇,在看到挑戰的同時,更應看到我們自身具有的巨大優勢。
問:您所說的優勢具體包括哪些?
傅成玉:首先是我們的制度優勢。由國家主導,政府、企業、機構和人民群眾形成共識、形成一體,上下齊動,由此帶來執行力和創造力。再加上配套政策和制度的連續性,這是我們實現”雙碳”目標的最重要制度保障,也是西方國家無法比擬的。
第二,前面提到的困難,換個角度其實正是潛力所在。比如,碳排放總量大的背后,反映出能效偏低的根本性問題。我國單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值的1.7倍、是發達國家的2-3倍,說明我們在提高能效上有著巨大空間,這是我國目前最現實、成本最低、見效最快,也是最容易實現的減碳途徑。其核心是清晰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技術進步,我們應該花大力氣提高能效、降低能耗。
再如,碳捕捉、封存和利用作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在我國也有很大發展空間。二氧化碳利用已成為企業和研究機構的主攻方向;二氧化碳儲藏主要在油田驅油上有所應用,直接埋于地下的應用雖然尚處研究階段,未來也會成為主攻方向之一;二氧化碳直接礦化利用,已在工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下一步將實現更大突破。
此外,我們的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產業,目前已走在世界前列,對能源結構優化調整起到積極作用。有這么好的基礎,我們應該更有底氣、有能力積極進取。戰勝挑戰背后是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追求產業升級轉型、技術不斷迭代、設備更新換代的過程。不是難而不做,正是因為難才要主動作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