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碳市場市場冷卻
縱觀全球整個自愿減排市場,自2018年以來,第三方獨立自愿減排機制飛速發展,已超過國際
碳減排機制(如CDM)成為國際主流的自愿減排機制。
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2021年,第三方獨立自愿減排市場簽發的碳信用數量增長了88%,總共達到3.52億噸,占當年碳信用總簽發量的74%。
但經過兩年的快速增長,2022年碳信用市場的增速放緩。新信用的供應和終端用戶的需求均略有下降,這與2021年的急劇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考慮建立國內的信用機制,我國的
CCER市場也即將重啟。
※自愿減排市場簽發量歷年構成變化
圖源:世界銀行: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
據世界銀行發布的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 報告,2022年,第三方獨立自愿減排機制再次發放了最多的碳信用,但2022年的數量有所下降,總共發放了2.75億份信用,占2022年發放的4.75億份信用的58%。與2021年相比,發放的信用量減少了22%。
這是由于宏觀經濟的糟糕狀況影響了碳信用市場,另外,碳信用市場的低迷同樣受到了某些對碳信用完整性的公開批評的影響。
※自愿減排市場不同項目類型簽發量變化
圖源:世界銀行: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
從碳信用市場的項目供應結構來看,目前的供應仍主要集中在來自可再生能源活動的信用,自2018年以來,來自可再生能源活動的信用發放量的百分比一般都在增加,到2022年,發行的信用中有55%是來自可再生能源活動。
※碳信用市場價格變化
圖源:世界銀行: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3
碳信用價格方面,由于俄烏戰爭導致所有類別的交易所交易信用的價格都有所下降。
另外,碳信用產品的標準化合同的使用日益增加是導致價格下降的另一個來源。
世界銀行分析,通過對滿足一定最低標準的信用進行分組,交易所增加了市場流動性并促進了投資,但最高質量項目的特定屬性,以及它們的價值,可能會因為"最低公約數"效應而失去。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擁有高質量碳信用項目的賣家可能選擇通過雙邊交易而不是在交易所進行銷售。結果是場外交易(OTC)和場內交易之間的價格和可用信用出現了兩級分化。
“2021年碳信用市場迎來了一波價格上漲。但是最近2年又出現了下降趨勢。總的來看,碳信用市場與大環境呈現強烈的正相關性。未來決定市場
走勢的還會是公眾對于減排的認知和宏觀環境。”上述專業人士告訴零碳知識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