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轉型金融發展展望
綠色應當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站在新的發展階段,轉型金融可通過以下多方面的發展與完善,與綠色金融匯聚合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一是完善轉型金融頂層設計與標準體系。建立健全的轉型金融標準體系、碳核算體系、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激烈約束機制、評價體系等相關標準,逐步出臺轉型金融相關政策,可為市場相關參與方發展轉型金融指出明確的發展方向,與綠色金融頂層政策形成有效銜接,從而引導更多資本支持碳密集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我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明確了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方向,建議盡快推出轉型金融支持目錄,為金融機構、企業等市場參與者提供行動指引。同時,還應建立轉型金融法律體系,明確市場參與方相關權利與義務,為轉型金融發展劃清紅線。
二是創新多元化的轉型金融產品。創新轉型金融工具將更好地解決碳密集企業的融資痛點和難點,促進社會整體減排。目前,從監管層面僅推出SLB、轉型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公司債券、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等轉型金融工具,市場實踐包括SLL和轉型貸款等。為滿足市場多樣化的融資需求,建議監管層面可參考《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原則》等國際原則推出更多轉型金融工具指引,在保險、證券、基金、信托、融資租賃領域開拓創新轉型金融工具,為市場實踐提供參考。市場層面應繼續創新實踐更多轉型金融產品,推出“市場首單”,以形成市場示范效應,推動金融支持社會低碳轉型,更好地解決碳密集企業的融資痛點和難點,促進社會整體減排。
三是健全轉型金融風險管理機制,加強環境信息披露。為有效應對轉型金融風險,建議監管機構健全環境風險壓力測試體系,推出相應風險管理方法學和應對工具,重視對高碳資產的定價和風險分擔機制模式的探索、ESG風險因素與現有評級模型的融合、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轉變和相關方法學的研究應用與組織架構轉變及隊伍建設,充分發揮數字化手段建立起健全的碳排放數據采集、碳核算、碳賬戶管理和評價體系,以及相應的數據庫,既助力企業有效監測自身經營的碳排放,提高整體效率,也推動金融機構基于碳排放數據庫進行有效地風險管理和轉型金融工具創新,引導金融機構測算高碳資產風險敞口,優化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和有效覆蓋轉型風險和氣候變化金融風險,為碳密集行業提供更優質的綜合金融服務。同時,金融機構應當結合自身業務特征和風險偏好,將轉型風險納入其風險管理體系,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系統和風險分析系統等。
四是重視轉型金融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從整體市場需求來看,我國轉型金融方面的專業人才仍存在較大缺口。未來,金融機構和企業與可積極與高校、智庫開展交流合作,引進權威的師資力量,通過定期舉行全面的轉型金融與綠色金融課程培訓、學術講座等方式,鼓勵技術援助與知識共享,引導從業者和利益相關人員熟悉業務的流程和規則,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培養并儲備轉型金融領域專業人才,以引導市場正確理解轉型金融的基本理念。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