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我國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制度創新,也是落實碳達峰、
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在12月16日-17日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
論壇之“完善
碳交易體系,探索減排新動能”圓桌
論壇上,與會人士就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搞
碳市場要干什么?對于這個問題,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認為,核心應該是要通過創造
碳市場,通過市場發現碳資產的
價格,改變傳統的要素比價,讓高碳產業的相對成本
價格上升,低碳產業的成本價格下降,讓低碳的產品、產業更加具有競爭力。
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
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秘書長梅德文稱,雖然目前中國碳市場規模很小,但在碳融合的過程中,在中國
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絕對離不開碳市場,碳市場可以為中國的新動能提供一個長期預期,一個類長期資金。
中國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積極倡導者和重要參與者,并于2020年鄭重提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決策和莊嚴承諾。央行研究局日前發表的專欄文章指出,加快發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全碳市場交易機制和交易規則,明確登記、交易、結算等各項制度。
中誠信投資集團CEO、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險峰表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具有社會成本低、減排效率高、機會平等、鼓勵創新、效果比較明顯的優勢。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會帶來巨大的機遇。
但他同時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其一是完善碳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要激勵和調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和市場力量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碳中和的賽道上;其二是完善碳市場的產品體系或者多層次市場體系;其三是完善參與主體,包括碳中和的需求單位、碳市場的服務機構和碳產品的投資機構,都要參與到市場體系中;其四是要完善碳交易產品的監管體系,具體而言,一是需要處理好商品屬性和金融屬性的關系,二是要形成監管合力,避免形成監管真空,三是要健全法規基礎。
要讓
碳價能夠引導全社會的低碳投資,離不開有效的定價系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馬駿表示,提升碳定價機制作用非常有必要,因為它是低成本、高效引導更多資源向綠色低碳和減排方面配置的機制。
對于如何提升碳定價機制作用?馬駿進一步表示,一方面通過引入金融要素提升流動性,另一方面要引導中長期的綠色低碳的經濟活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