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機制初步建立,提質擴容需求迫切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運行,首批納入全國碳市場的2162家發電企業上線交易,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45億噸二氧化碳,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兩年來,我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等管理規則,以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等技術規范相繼出臺,我國碳市場市場制度和運行框架基本建立和完善,并在引導和激勵發電行業
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99億噸,累計成交額110.3億元人民幣。7月14日收盤價為60元/噸,較年初首個交易日上漲9%,較全國碳市場啟動首日的48元/噸,上漲25%。在全國碳市場機制作用下,2022年全國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碳排放約541克/千瓦時,比上年降低3.0%。
但不可忽視的是,雖然全國碳市場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全球第一,但是覆蓋的行業較為單一,且缺乏履約主體之外的其他第三方交易機構。同時,加上第一個履約期配額發放相對寬松,有履約交易需求的企業占比僅為30%。這些因素共同導致碳市場整體交易活躍度不高,交易時間較為集中,從而降低了全國碳市場的
價格信號作用,不利于碳市場的功能的實現。全國碳市場亟須優化
碳配額管理和交易機制、擴大行業覆蓋面,建立一個日漸完善和活躍的全國碳市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