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公布了2023年7月復旦
碳價指數結果。此次公布的復旦
碳價指數包括六項
價格指數,涉及CEA、
CCER和I-REC三種碳資產。
7月全國和
試點碳市場上,全國CCER的買入價格指數和中間價指數上漲,而各個地方市場中CCER價格指數普遍下跌,
北京上海CCER價格跌勢最烈,尤其是賣出價格。
6月7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關于調整本市
碳交易企業外購電力中
綠色電力
碳排放核算方法的通知》,調整外購綠電排放因子為0 t CO2/104kWh,其他外購電力排放因子仍統一為4.2 t CO2/104kWh。
研究中心指出,目前CCER需求遠大于市場存量,2023年碳市場有望擴容,碳交易市場向更多行業開放已成趨勢,為綠電企業帶來更多的環境價值收益。同時碳市場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倒逼電廠進行低碳化轉型的作用,引導綠電擴張發展。
6月27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建設項目初步驗收會在京召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逯世澤在總結中強調,下一步新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將移交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管理。
在發布環節,研究中心總結了6月全國碳市場的運
行情況:一是價格呈現先漲后跌、相對上月明顯上漲的
走勢;二是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但上下半月差距較大。
6月17日,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
會議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召開,碳市場擴容已經提上日程。
據研究中心介紹,6月全球主要碳市場成交量分化,其中韓國和歐盟碳市場迎來較大增幅,英國碳市場則有一定程度下降。
此外,全球市場碳價漲跌參半,絕對價一側,韓國、新西蘭跌幅較大。本月歐盟碳價呈現先升后降的走勢。天然氣價格上漲,夏季來臨歐洲地區用電量增加,投機市場空頭回補等因素推動了上半月碳排放配額價格的走高,而對宏觀經濟基本面的悲觀預期和政策面的利空讓下半月的碳價短期內失去了上漲動力。
研究中心指出,本月英國碳市場價格呈明顯先升后降趨勢。英國政府宣布,受疫情后航空業反彈的推動,2022年英國年排放量增長了2.5%,此舉加大了對于碳排放配額的需求,推升了碳價。而6月16日起,天然氣等能源價格持續下跌,帶動碳價快速下降。
研究中心還公布了2022-2026年生產的I-REC價格預期,覆蓋了水電、小水電、風/光三類I-REC。
對比2023年6月I-REC價格指數,各項I-REC價格走勢出現分化。水電I-REC的劃轉價格和小水電I-REC價格整體走高,而水電I-REC的注銷價格和風/光I-REC價格普遍下滑。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关注碳学会微信公众号
免费学习碳交易
业内大咖答疑解惑
安装易碳家APP
碳K线、工具、资讯
专业人士的必备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