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減碳責任的爭議
與其他的經濟活動相比,全球價值鏈具有更高的碳密集度。也因為此,誰應為碳排放來付費也成為過去幾年全球層面的一項熱議的話題。
研討會時,財政部國際財經中心副主任張敏文表示,盡管有地緣政治方面的緊張局勢,全球能源轉型的脫碳依然是主要的趨勢。全球對于低碳能源轉型的投資,在去年達到了1.1萬億美元,低碳轉型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報告》提出,通過貿易和投資(如外國直接投資)渠道,全球價值鏈已使國際生產共享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全球價值鏈現象涉及中間產品的多次跨境流動,它使《巴黎協定》的實施復雜化,而《巴黎協定》的實施依賴于各國政策的組合。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持續存在的一個挑戰是,如何在全球價值鏈的各個參與者(如生產者、消費者、出口商、進口商、投資者和被投資者)之間分配全球變暖的責任。
對此,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孟渤說,發展中國家本地的碳排放大多是為了滿足發達國家的需求,在減排道路上,發展中國家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但同時也應得到發達國家在技術上的支持,以便能更好實現全球價值鏈的全過程減碳。
《報告》也提出,碳邊境調整,應根據各國對二氧化碳排放所承擔的責任份額,在國家-部門-雙邊層面沿全球價值鏈進行設計,而不是像貿易關稅那樣簡單地單向征收。
在具體的建議舉措方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全球價值鏈實驗室常務副主任王苒表示,我們在全球價值鏈上追溯碳排放時,發現有不少證據表明,跨國公司通過投資將碳排放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而收益卻流回母國,且存在第三國效應。因此,建議要建立一個激勵基金,讓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入到應對氣候變化當中去。
張敏文也表示,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綠色行業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都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一個主要瓶頸就是融資缺口。發達國家應兌現氣候變化承諾資金,將其落實到位。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