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成立以來,Verra已發行超過10億個碳信用額度
這些碳信用額項目的持有者包括石油巨頭殼牌(Shell)、Gucci、迪士尼、Netflix等,甚至連美國農業部也曾將Verra納入一項價值7000萬美元的項目,旨在打造“氣候智能型商品”。許多將其產品和服務標榜為“碳中和”的全球知名公司都會提到Verra的碳抵消項目貢獻。
Verra這類公司應確保減排項目投資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但事實并非如此。因此,當他們的下游客戶受到牽連后,不得不出于避嫌目的,減少甚至放棄在碳抵消項目中的投入。
林業碳匯是飽受爭議的碳抵消項目之一。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植樹造林并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減碳效果,而是需要幾十年時間讓樹木生長并中和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與此同時,許多林業碳匯項目甚至還面臨隨時產生的火災隱患。為增加固碳量,很多碳抵消項目不斷提高樹木的種植密度,進而增加森林火災的可能性,疊加極端氣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多國家地區的山火風險持續上升。
林業碳匯項目原本是為了降低碳排放而生,但現在不少樹木毀于大火,讓森林又變回二氧化碳,產生的環境危害甚至進一步加劇。
當前的碳抵消市場現狀存在不少缺陷,但是碳抵消機制是原罪嗎?并非如此。
中創碳投周紅明向36碳表示,應當尊重企業的減碳選項,在直接減排減不下去或者減排成本過高的時候,允許采取靈活機制協助實現碳中和。因為企業自身在碳抵消項目中也付出了經濟成本和采購精力。如果企業購買的是質量過關的項目減排量,這當然不存在任何問題。
氣候未來創始人、《碳中和時代》作者汪軍認為,給企業先扣上一頂“漂綠”的帽子則是操之過急,即使企業花了一塊錢買碳抵消,也是給這些碳減排項目提供了額外經濟支持,它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好,這種積極性并不應該受到阻止。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