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大企業紛紛設立雄心勃勃的
碳中和目標時,有公司選擇放棄這一承諾。
六月底,雀巢——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宣布放棄旗下多項產品的碳中和目標,包括消費者熟悉的奇巧(KitKat)、巴黎水(Perrier)等主要產品的碳目標。
2021年4月,雀巢旗下的巧克力品牌KitKat承諾將在2025年實現碳中和。兩年多以來,公司因為購買碳抵消額度而不斷受到環保人士的質疑,最終選擇放棄。
雀巢發言人表示,公司將把減碳手段更聚焦于內部,比如把資金用于減少自身供應鏈的
碳排放,而不是購買
碳信用額,即采用碳抵消的方式實現碳中和。
這并非個例,伴隨更嚴格的外部審視,各大企業的碳中和聲明一直備受爭議,甚至因為漂綠指控被屢次告上法庭。
達能子公司依云 (Evian) 因其碳中和聲明而在美國被起訴;歐洲乳業巨頭歐世(Arla Foods)在瑞典則不再被允許使用“凈零氣候足跡”一詞;法國某消費者協會正在起訴雀巢,因為雀巢聲稱旗下咖啡品牌Nespresso是碳中和的…...
今年上半年,時尚品牌古馳(Gucci)的母公司開云集團、英國航空公司易捷航空也陸續宣布退出碳抵消市場。
批評者表示,許多企業的減排行動是通過簡單粗暴地購買碳抵消來實現,然而很多碳抵消項目并沒有為減少碳排放做出貢獻,卻給企業帶來積極響應的好名聲。
因此,企業并不會付出太多精力在節能改造上,而是買幾筆
碳匯就能實現碳中和,這種做法相當于“洗綠”。
但也有贊成者表示,目前社會仍處于推廣節能減碳共識的初期階段,并非所有企業都能依靠自身力量實現碳中和,企業購買碳抵消項目是用經濟手段支持
碳減排,這種意識應當受到鼓勵。
根據畢馬威(KPMG)的一項數據,全球250強企業中有80%的企業都已經制定了自身的碳目標。
碳中和承諾很容易做出,但落實起來卻挑戰重重、質疑不斷。靠碳抵消這種“買買買”的方式實現碳中和,正在引發越來越多的爭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