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下的制造業危機
作為全球制造業中心,中國企業的生產一旦產生波動,便會對全球供應鏈產生影響,過去兩年多的疫情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氣候變化之下日趨頻繁的極端天氣,讓正在遭受疫情、戰爭沖擊的全球供應鏈變得更不穩定。
作為中國乃至全球鋰電產業鏈的重要基地,四川在今年夏天經歷了嚴重的高溫干旱天氣。8月17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消息確認,從今年6月13日開始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由于連日的極端高溫以及歷史同期的最少降雨,以水電為主要電力供應的四川,經歷了大范圍限電。為了保證民生用電,從8月中旬開始,政府不得不下令讓工廠暫時停工,并號召居民減少空調等大功率電器的使用。
有媒體用“四最”來形容四川此次極端高溫干旱天氣及其引發的電力危機: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歷史同期最少降水量、歷史同期最枯來水、歷史同期最高電力需求。
四川鋰鹽企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從8月15日開始持續到8月30日的限電措施,加劇了本已緊張的市場狀況。據上海有色網(SMM)預測,本輪限電將導致行業8月碳酸鋰減產1250噸、氫氧化鋰3050噸。盡管限電已經結束,但是生產完全恢復尚需時間,華西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多數鋰鹽廠家仍以補交長期期貨合約為主,現貨市場依然緊張。供需不平衡已經反映在了
價格上,以電池級碳酸鋰為例,與限電前(8月12日)每噸報價48.4萬元相比,截至9月9日報價已上漲至每噸50.3萬元。
這只是今年夏天中國制造業企業受到高溫干旱影響的一個面向。而6月中下旬的廣東,制造業受到的影響則來自于洪水。
入夏不久,廣東就遭遇了打破歷史紀錄的強降雨,珠江水系干流之一的北江水位暴漲并發展成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直接威脅著地處下游的中國制造業重鎮珠三角。為了保護廣州、佛山等制造業云集的城市,經濟相對落后的英德市即使在多個鄉鎮被淹的情況下,也沒有開閘泄洪,約40萬當地百姓的生活被迫受到影響。這一局面暴露出珠三角制造業中心在極端天氣面前的脆弱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