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我國的對外開放已經經歷了40多年的歷程。在十四五規劃期間乃至2035年遠景目標實現之前,為什么要強調實現“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過去的開放不夠全面,程度不高,也不夠徹底。面向未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意味著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這對于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的活力,加強與各國在經濟、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引領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出發,未來一個時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主要任務是提升制度性開放的程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繼續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進一步降低商品和服務進口的壁壘,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健全促進和保障境外投資的法律、政策和服務體系。
2
加快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穩步推進自貿區和自貿港建設,穩步擴大對外開放新高地的范圍。
3
在確保金融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加快推進資本賬戶可兌換的進程,并由此促進人民幣國際化。
《建議》提出,在擴大高水平開放的同時,我國還將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合作。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秉持綠色、開放、廉潔理念,深化務實合作,加強安全保障,促進共同發展。要積極推進并不斷加強與沿線國家之間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并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這方面的成功合作,將有助于我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歐美國家的經濟依賴。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改革,也是十四五規劃期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內我國對外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這方面的任務主要包括: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等國際政策對話機制,使其更好地發揮在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方面的作用;努力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加強與亞洲各國在區域層面的合作,積極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治理改革,繼續提升在該組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等。這些方面的成功推進,不僅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健康發展,而且對于未來15年間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地位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作者張禮卿為普華永道中國首席經濟學家、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網易專欄作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