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的經濟學闡釋
作為一項被廣泛接受的環境經濟政策,碳排放權交易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和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了更好地讓經濟主體自覺地踐行該項環境政策和讓政策制定者有效地貫徹該項環境政策,需要對其展開經濟學闡釋,以便更準確地把握該項環境經濟政策的本質。
本質屬性:商品化
傳統的生產方式以高投入、低產出和高排放為特征,不注重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這種生產過程使得環境日益遭到破壞和資源數量日漸趨向枯竭,使得經濟發展的生態代價逐步增大。顯然,以高生態代價為特征的生產方式造成經濟增長的發動因素趨于減少、限制因素趨于增加,也就是惡劣的生態環境、緊缺的資源數量和低劣的資源質量逐漸壓縮了經濟增長的空間和降低了經濟增長的潛力。正是這種唯物質生產力發展的理念和做法,導致了生態生產的落后,激化了物質文明與生態文明之間的矛盾,成為解決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制約因素,甚至會在長期內無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要應對氣候變化對經濟增長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轉變以往的經濟發展方式,特別是要樹立節約利用資源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基本理念,踐行
低碳經濟發展方式,逐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增長和氣候變化的有效兼得,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保障。
碳排放權交易政策就是將碳排放權視作能夠滿足一個國家或者國民幸福生活需要的、以氣候環境資源使用權為實質的發展權利,賦予該項權利可交易的商品屬性,并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在不同的經濟主體之間進行
買賣,實現稀缺環境資源的有效配置,以便有效地控制污染、更好地保護環境,從而改善人類社會的生態環境福利。顯然,一旦碳排放權具有了商品屬性,那么獲取或者轉讓該商品都需要遵循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有償性就成了經濟主體獲取或者轉讓該商品時需要考慮的基本問題。
所以,商品化是碳排放權交易的本質屬性,是人類社會在環境資源逐步成為限制經濟持續增長的前提下,以市場化的邏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由高碳轉向低碳,以便讓充足的資源數量、較高的資源質量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成為經濟持續發展的堅實可靠基礎,并實現物質生產和生態生產的有效兼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