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多方助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現有的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儲能技術,包括新型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飛輪、壓縮空氣、氫(氨)儲能、熱(冷)儲能等,具有響應快速、選址靈活、建設期短等優勢。
劉懷平向記者報了一組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達31.39GW/66.87GWh,平均儲能時長2.1小時。2023年新增裝機22.60GW/48.70GWh,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
在其看來,新型儲能已成為現代電力系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以
新能源為主導的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是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也是催生國內
新能源業態和搶占國際戰略性新高地的重要領域。而在鋼鐵行業大力發展以“短、平、快”為特點的新型儲能基礎設施,將為鋼鐵企業帶來諸多利好。
劉懷平向記者總結了新型儲能對于鋼鐵企業的利好,他認為新型儲能可助力鋼鐵企業實現綠色轉型:“借助新型儲能技術,可有效降低鋼企能耗與排放,推動企業實現綠色生產。此外,新型儲能系統還能調節能源參數平衡,優化鋼鐵企業能源結構,提高新能源在企業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進一步降低碳排放。”
其次,新型儲能助力鋼鐵企業提升經濟效益,“自2021年7月,峰谷電價差逐步擴大。多個省份發改委相繼調整分時電價機制,甚至針對高耗能行業設定差別電價,導致鋼鐵企業生產成本顯著增加。通過儲能系統,鋼鐵企業可利用電力峰谷價差降低生產成本,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為企業帶來經濟收益。”他說道。
另外,新型儲能還將保障鋼鐵企業電力供應可靠性,劉懷平分析道:“新型儲能有助于鋼鐵企業應對突發停電或限電情況,確保企業正常運營,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增強生產過程可靠性和效率,降低因電力中斷或故障導致的生產損失。”
事實上,自“十四五”以來,我國政府就已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產業的發展,先后印發《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為我國新型儲能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和動力。
四點建議鼓勵企業建設
但在鋼鐵行業,新型儲能基礎設施建設率并不高。對此,劉懷平將在今年兩會提出了四點建議鼓勵鋼企建設新型儲能基礎設施。
一方面,加強政策引導作用。全面發揮政府引導與激勵作用,推動鋼鐵企業投資并構建新型儲能基礎設施。加大對鋼鐵企業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的金融扶持力度,采取銀行貸款利率優惠、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確保新型儲能項目順利實施。探索多元化商業模式的發展,如
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
合同能源管理、企業自投建與租賃等,以滿足各類企業實際需求。推進虛擬電廠和需求管理等策略的應用,提升鋼鐵企業儲能項目盈利能力,助力市場穩健發展。
另一方面,建設儲能示范工程。鼓勵具備條件的鋼鐵行業領軍企業先行先試,高水平構建新型儲能基礎設施,依據鋼鐵行業特性和需求,選擇適宜的新型儲能技術,如電化學儲能、熱能儲存、壓縮空氣儲能等,確保所采納技術能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及降低碳排放。大力推廣“光伏+儲能”“風電+儲能”等
清潔能源多元互補模式在鋼鐵行業中的普及與應用,帶動更多企業跟隨建設新型儲能基礎設施。
其次,推進儲能數字化運維。倡導鋼鐵企業在建設新型儲能基礎設施的過程中,積極推動數字化智能化運維的應用,借助先進技術優化業務流程,建立能源體系,提升儲能設施的運行效率和安全性,實現精益管理與節能降碳,為政府提供精確的數據支撐,助力政府在能源規劃、政策制定等層面作出科學決策。此外,數字化智能化運維還有助于推動鋼鐵企業與政府、其他企業間的信息共享與協同合作,促進全產業鏈的優化升級。
最后,加強跨部門協作。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建議由能源、工信、環保等相關部門,共同推動新型儲能基礎設施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和推廣。研究制定針對鋼鐵行業新型儲能應用發展的專屬配套政策。包括設立儲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扶持新建儲能項目、對在運行儲能項目進行補償、推動儲能產業技術創新及產業升級,擴大峰谷電價差異,將儲能納入輔助服務市場及現貨市場,進一步擴大鋼鐵企業儲能收益空間。推動新型儲能技術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制定鋼鐵行業統一的儲能技術標準和規范,確保新型儲能基礎設施的設計、建設和運行符合國家標準,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鋼鐵企業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助力鋼鐵行業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總體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