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單位:
根據市十三屆人大四次
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現將《2020年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務分工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各自單位職責,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和推進舉措,大力弘揚和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市政府督查室將適時對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
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月21日
(此件主動公開)
2020年市政府工作主要任務分工方案
一、致力創新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
(一)全力做實“四篇文章”
1.進一步唱響“風展紅旗如畫”品牌,持續開展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加快紅色情景劇、中央蘇區紀念館、紅色雕塑、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等項目規劃建設,實施革命遺址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積極爭取改善蘇區老區政策支持,打造一批紅色文化旅游線路、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大力支持軍民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軍民融合辦,市發改委、文旅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進一步推進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落實落細“一企一策”“一業一策”措施,繼續支持三鋼集團加快成長為千億企業集團和廈鎢
新能源、福建一建集團等9家企業加快發展為百億龍頭企業,力爭主營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57家。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著力推動鋼鐵和裝備制造產業提質增效,加快三鋼新增200萬噸產能置換、克勞斯瑪菲高端注塑機等項目建設,持續引進一批裝備制造、模具加工、汽車零部件生產等相關產業。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推動新材料產業倍增發展,加強礦產資源整合,著力推動石墨產業向高端石墨和石墨烯應用產品鏈拓展,稀土產業加快突破分離指標瓶頸,氟新材料產業加強市內企業分工協作,爭創國家氟新材料創新基地。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
5.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繼續抓好抓實六大科技研發
平臺,全面落實《三明市進一步加快人才集聚若干措施》,探索人才“編制池”做法,實施“雙高”培育工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以上、高成長培育企業30家以上。
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編辦,市科技局、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進一步發揮
綠色生態優勢,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和森林康養等產業,加快推進三明和泰寧、尤溪全國森林康養基地
試點和市級森林康養示范基地建設,策劃推出一批特色旅游精品,打響“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品牌。
責任單位:市文旅局、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進一步推進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設,做好迎接全國文明城市總評工作,完善全民參與全民提升的文明實踐機制,在市區探索試行市民文明積分制,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文明實踐中心、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三明)展覽館等項目,大力推進全國“志愿之城”建設,推行志愿者禮遇辦法、志愿服務星級認定制度,開展“誠信三明”建設,提升“滿意在三明”品牌內涵。
責任單位:市委文明辦,市發改委、城發集團,團市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圍繞做實“四篇文章”,集中突破一批工作難點堵點,繼續深入開展“五個一批”項目攻堅專項行動、重點產業招商引資專項行動、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專項行動、城市管理“五難”治理專項行動等四個專項工作。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生態環境局、商務局、城管局,各縣
(市、區)人民政府
(二)深入開展“五比五曬”
9.完善實效導向、靶向考核機制,落實考核指標動態調整機制,實行“月調度、季推動、半年初評、年終總評、末位約談”制度,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統計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0.強化投資關鍵作用,創新“五個一批”項目推進機制,落實領導掛鉤“三個十”重大項目等機制,推動項目集中開竣工,實施市級以上重點項目310個,統籌抓好一批新增長點、投資拉動點和服務業重點項目,持續跟進三明核電、抽水蓄能發電、入明高鐵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精心組織“十四五”規劃編制和重點項目謀劃,力爭全市新增“五個一批”項目1500個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1.做實財稅金融工作,落實財源培植20條措施,強化項目融資服務,支持企業通過上市、發債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年內新增信貸150億元以上、新增企業發債15億元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財政局、金融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2.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抓好規模以上服務業培育工作,進一步優化城鄉消費環境,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3.突出真招商招真商,堅持既合算又合規,強化市縣聯動招商、“一把手”招商、產業鏈招商、集群招商等機制,更好發揮駐外辦、駐外商會、滬明鄉親聯誼會、招商顧問等作用,持續加強央企、省企、民企、外企對接,推動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中國通用集團竹天絲等一批合作項目加快落地,力爭全年簽約項目投資總額達1200億元。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14.鞏固提升醫改,持續推進“三醫聯動”綜合改革,提升以總醫院(醫共體)為載體的新型區域健康管護組織能力,做實做強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制度,創新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開展慢病“一體化”管理攻堅戰,探索開展疾控綜合改革,提升3.0版醫改新經驗,構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價值醫保、價值醫藥、價值醫療新型服務體系,繼續勇當全國醫改“排頭兵”。
責任單位:市衛健委、醫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5.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推廣“按揭貸”“福林貸”等林業普惠性貸款,探索林業“投保貸”一體化,推進“林票”制度改革,促進林業資源資本化。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6.全面落實農村集體土地承包關系“兩不變一穩定”政策,積極穩妥開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推動土地、林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形成多種經營形式并存的格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7.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從“綠色貸款、綠色基金、綠色保險、
綠色債券”四位一體進行全面創新,爭創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8.深化市屬國企改革發展,健全完善國有企業薪酬、決策和人事管理等制度,推進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責任單位:市國資委、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19.堅持事業與產業一起發展,用好三明特色改革品牌,爭取國家部委、央企、高校在我市設立各類教育培訓研學基地,把改革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致力協調發展,努力實現城鄉建設高品質。
(一)加快推動市區經濟更好發展
20.提升9個專業特色工業園區和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廈明火炬新材料產業園兩個共建園區建設水平,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建成投產信息產業園車載模組、臺氟科技等項目。
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商務局,梅列區、三元區、永安市、沙縣人民政府
21.加快推進萬壽巖-格氏栲創國家4A級景區、三明郊野國家地質公園綜合開發、三鋼工業旅游景區提升等項目建設,打造市區特色商圈,培育城市“夜經濟”。
責任單位:市文旅局,梅列區、三元區人民政府
22.進一步做美市區環境,持續深化“城市雙修”,加快推進貴溪洋生態濕地公園、麒麟山綠道連接線、餐廚垃圾處置等項目建設,開展23個老舊小區微改造和37個拆墻透綠工程,完成軍分區后山、新亭路等市區東側后山地災隱患點治理。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梅列區、三元區人民政府
23.新增公共停車泊位900個以上、新建改造農貿市場10個以上,擴大小區物業管理覆蓋面,加大市區垃圾分類推進力度。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4.進一步做優市區公共服務,推進滬明小學、三元區新東霞小學等8個市區教育補短板項目今年秋季投入使用,探索推行市區小學積分制入學制度,持續打造市區優質教育高地。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梅列區、三元區人民政府
25.加快閩西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著力推進特色專科建設,不斷提升市區醫療服務水平。
責任單位:市衛健委
26.繼續抓好“周周有戲看”“月月有比賽”等文體活動品牌,豐富市區文體生活。
責任單位:市文旅局、體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27.進一步做大市區空間,加大力度推進市區與沙縣同城化,持續推進市區與永安一體化,加快北部新城、南部新城開發和徐碧舊村、荊東片區舊城改造提升,統籌抓好洋溪、陳大、莘口、巖前、貢川等市區周邊小城鎮開發建設。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住建局,梅列區、三元區、永安市、沙縣人民政府
28.持續把生態新城作為市區未來發展的重要載體,加快推進生態新城康養城、市第一醫院生態新城分院、市委黨校遷建、國家級研學實踐教育營地等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級舉重訓練基地落戶。
責任單位:市委黨校,市教育局、衛健委、體育局、城發集團,生態工貿區管委會
(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29.推進“多規合一”和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劃定“三線”。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0.堅持“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發展理念,注重“留白”“留綠”“留舊”“留文”“留魂”,實施融水、融山、融城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生態功能。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1.穩步實施“大城關”戰略,加強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促進人口向中心城鎮集聚。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公安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2.支持各地從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出發,加快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產業、特色小鎮,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經濟。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商務局,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3.深入推進鄉鎮(街道)機構改革,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
責任單位:市委編辦,市民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34.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繼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抓好“一革命五行動”,突出“兩高”沿線環境綜合整治,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水利等設施建設,抓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傳統村落、民族特色村的保護和傳承,打造一批“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5.著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做強做優高優糧食、綠色林業、精致園藝、生態養殖、現代煙草五大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爭創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國家級現代種業產業園,力爭新建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40個、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40個。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6.加快恢復生豬生產,扎實做好非洲豬瘟防控。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7.堅守耕地紅線,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和糧食安全責任制,穩定糧食生產面積240萬畝。
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糧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8.積極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培育一批休閑觀光、文化旅游、民宿餐飲等新產業新業態。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文旅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9.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業務,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郵政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0.著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引導外出農民工、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創新,打造科技特派員工作升級版,鼓勵各類科技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責任單位:市科技局、人社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1.著力強化試點先行示范,繼續抓好12個省級鄉村振興特色鄉鎮、110個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建設,全面推進沙縣夏茂鎮、將樂高唐鎮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范鄉鎮創建工作,推動更多鄉鎮爭創省級鄉村振興重點特色鄉鎮。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致力綠色發展,努力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
(一)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42.深入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確保200.5件環保督察信訪件整改到位,全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噪聲油煙、污水垃圾、礦山生態修復等突出問題。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3.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對標更高空氣質量標準,深化工業、機動車等污染源綜合治理,突出抓好三鋼、青山紙業、智勝化工等超低排放改造,加強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確保空氣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工信局、交通運輸局、公安局、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4.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認真落實河湖長制,推進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項目建設,推進大田高才、寧化肖家流域斷面精準治理和池潭水庫、街面水庫等主要湖庫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繼續實施小流域鞏固提升整治項目,確保全市水環境質量穩中有升。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發改委、水利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5.堅決打好凈土保衛戰,強化土壤污染防治,嚴格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準入,抓好尤溪、大田農用地安全利用試點工作,確保年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8萬畝。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水利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46.積極復制、推廣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成果,建立覆蓋全市的“三線一單”管控體系,健全生態文明責任體系,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繼續深化企業
環境信用評價、
排污權交易、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三項環保改革,推進水電站、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生態電價改革,引導企業主動落實污染防治主體責任。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生態環境局、審計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7.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加快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
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發揮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引領作用,開展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行動,倡導綠色出行,引導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科技局、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48.加大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完成植樹造林和森林質量提升101.7萬畝。
責任單位:市林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致力開放發展,努力實現對外開放高水平
(一)以更大力度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
49.推進產業融合,創新產業協同招商機制,加快廈明經濟合作區、廈明火炬新材料產業園、泉三高端裝備產業園“一區兩園”建設,提高山海協作產業園發展水平。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0.推進交通融合,加快推進興泉、浦梅鐵路三明段建設,力爭莆炎高速明溪至建寧段年內具備通車條件,深化大田廣平至安溪官橋、浦城經寧化至武平高速公路三明段等前期工作,推進閩中公鐵聯運物流基地、沙縣空港經濟區等重大項目建設,規劃建設閩中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連接沿海與內陸地區的重要樞紐。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交通運輸局,有關縣(市、區)人民政府
51.推進市場融合,強化市場聯盟,把三明優質農產品、工業品推出去,把協同區的游客引進來,建好協同區“后花園”和“菜籃子”基地。
責任單位:市文旅局、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2.推進生態融合,繼續深化清流、寧化、永安與龍巖長汀、連城開展汀江和沙溪流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健全完善同龍巖、泉州等地區環保應急響應和聯合處置機制,探索建立跨區域生態環境信用聯合獎懲模式。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3.推進民生融合,深化與廈門開展教育山海協作、共建科技特派員服務平臺,推動建立閩西南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職業教育聯盟等,促進協同區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我市輻射帶動。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
(二)以更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
54.主動對接海絲核心區建設,大力支持鋼鐵、工程機械、汽車、紡織、林竹、種業等優勢產能產品和龍頭企業“走出去”,培育進出口規模超億元企業10家以上。外貿出口增長3%。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5.進一步抓好福建自貿區創新成果的復制推廣,加快推動三明陸地港與福州、廈門等區域通關一體化合作,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做好A類保稅物流中心、空港臨時口岸等項目前期工作,打造自貿區“外溢效應”重要承接地。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三明海關
56.全面落實國家放寬市場準入舉措和省上有效利用外資20條措施,積極對接臺灣百大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密切與港澳臺、海外華僑華人及社團的聯系,加強與國外友城交流合作,拓展國際交往新格局,辦好第16屆林博會,用好三明臺灣青年創業基地、清流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平臺,吸引更多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來明創業、興業、就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3%。
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臺港澳辦,市政府外事辦,市商務局、林業局,團市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致力共享發展,努力實現人民幸福高指數
(一)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57.繼續實施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及時做好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監測和幫扶。深化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總結提升小吃產業扶貧、家門口就業扶貧、普惠金融扶貧等經驗做法。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8.全面實施城市困難家庭“347”精準幫扶工作機制,探索農村相對貧困家庭幫扶機制,促進相對貧困群體增收致富,為全國扶貧改革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三明經驗”。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60.要像抓經濟一樣抓好教育工作,落實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16條措施,繼續深化基礎教育“三大機制”創新,鞏固提升“總校制”改革,統籌推進小學“強基”、初中“壯腰”、高中“筑夢”三大工程,爭創國家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繼續實施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擴容等項目建設,新增學位2.8萬個,鼓勵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有效解決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發揮三明教育學院陣地作用,加強教師、校長、教研員三支隊伍建設,加大名師名校長遴選培養力度,繼續定向培養公費師范生。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1.深化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支持三明學院爭創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強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爭創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城市,促進特殊教育、終身教育、老年教育穩步發展。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委老干局,市人社局,市殘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2.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縣級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能力提升等項目建設,推進基層中醫館全覆蓋,繼續抓好兒科等薄弱學科和消化內科、眼科、骨科等重點學科建設,打造若干全省知名、有影響力的特色專科。實施“3+1”人才培養計劃,壯大醫院院長、優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醫師和鄉村醫生隊伍。
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3.抓好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建設,支持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探索開展醫養結合,新增各類養老床位1000張以上,進一步提升農村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制村覆蓋率。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衛健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4.繁榮文藝創作,提升朱子(閩學)文化影響力,抓好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建設,積極對接落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辦好中國世界遺產旅游推廣聯盟大會,推進“朱子祭典”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強化市、縣融媒體中心建設。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社科聯、文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5.持續開展“綠都三明四季行”活動,深入開展流動舞臺車百場文化下基層巡演、“半臺戲”配送服務等公益活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提高便民體育設施覆蓋率,注重發展老年人體育事業,做好我市運動員備戰東京奧運會、殘奧會服務保障工作。
責任單位:市文旅局、體育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三)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
66.實施積極就業創業政策,完善就業創業服務,突出做好貧困人員、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繼續實施“十百千”創業創新計劃,新增城鎮就業1.6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責任單位:市教育局、人社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7.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和大病、失業、工傷等保險制度,打好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攻堅戰,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責任單位:市人社局、醫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8.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強化對因病、因殘致貧等特殊人群的兜底保障,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殘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69.用真心用真情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推進農村留守
兒童和城鄉困境
兒童關愛保護示范點建設,讓每位留守兒童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關工委、團市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0.落實保障房供給政策,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發展租賃住房,做好國有存量房源處置和二手房調控,遏制投機炒房,讓老百姓能買得起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72.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公共安全領域突出問題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攻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涉眾型經濟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等犯罪活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三明”。
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3.加強信訪積案化解攻堅,深入開展“六無村(社區)建設”活動,深化“七五”普法,推進“法治六進”,探索“訪調對接”新機制,爭創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責任單位:市信訪局、司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4.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加強食品藥品監管,扎實推進質量強市建設,抓實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讓老百姓買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5.完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深化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嚴格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堅決防范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責任單位: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6.做好防汛防臺風、地震、水文、氣象等工作,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水平。
責任單位:市應急局、水利局、地震局、氣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7.強化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代表人士聯系,提高民族宗教、僑務、對口援疆等工作水平。
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臺港澳辦,市民宗局,市工商聯,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8.規范提升村檔鄉管工作。
責任單位:市檔案館,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79.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責任單位:市統計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0.加強人防和國防動員工作,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做好雙擁優撫安置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八連冠”。
責任單位:市委軍民融合辦,市發改委、人防辦、退役軍人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著力建設效能政府
81.大力弘揚和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把抓落實作為第一責任,以釘釘子精神和一抓到底的韌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切實提高政府執行力。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2.大力推進一流營商環境建設,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持續深化“六最”營商環境對標活動,著力在減程序、減費用、減時間上下功夫,做到能簡則簡、能免則免、能快則快,來一場政務服務“效能革命”。
責任單位:市發改委、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3.大力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做實“e三明”全流程網上辦事平臺,讓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責任單位:市數政中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4.大力優化實體經濟發展環境,深入開展“訪企業、解難題、促‘六穩’”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健全聯系服務企業機制,落實和完善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有效破解企業融資、市場、技術等難題,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
責任單位:市法院,市工信局、公安局、稅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二)著力建設法治政府
85.堅決維護憲法權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積極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健全政府立法工作機制,加快市區環城山體保護、城鄉建設風貌管控等立法調研起草進程,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管,積極構建法治政府建設的制度支撐。完善依法行政決策機制,強化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剛性約束,認真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
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風險評估、集體決策等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制度,提高政府依法決策質量和效率。
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6.創新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推進重點領域綜合執法機構隊伍建設,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積極探索審慎包容柔性執法制度,健全完善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促進行政執法公開透明。建立政府守信踐諾機制,依法公開政務信息,嚴格履行各項約定義務,加大對政務失信行為懲戒力度,充分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引領、示范和表率作用。
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7.強化對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主動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紀委監委監督、社會輿論監督,加強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8.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斷把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89.加強巡視巡察審計結果運用,健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堅決整治民生領域“微腐敗”“蠅貪”問題。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90.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市實施辦法,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持之以恒落實基層減負工作,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10個方面負面清單突出問題,堅決嚴肅查處庸懶散拖、為官不為等行為。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91.堅持政府開支做“減法”、民生保障做“加法”,持續壓減一般性支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集中資金辦實事、辦好事,以政府過緊日子讓群眾過好日子。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92.健全完善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優化二級績效考評制度,落實關愛關心基層干部28條措施,為廣大干部撐腰鼓勁,激勵廣大干部新擔當新作為。
責任單位:市直各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