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電力人工智能還需重視安全風險
隨著人工智能在電力領域的推廣,安全問題引起了業界關注。一方面,面對復雜多變的作業現場環境、應用需求,人工智能識別率、誤報率、漏報率等性能指標能否滿足應用要求,人工智能的算力能否滿足現場需求,都要經過充分測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術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攻擊手段。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數據投毒、算法后門、對抗樣本攻擊等,給電網信息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
“人工智能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風險。”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李宇峰說,“應建立全面而有效的治理機制,發展穩健機器學習理論方法體系,更好地將人工智能技術安全應用到電力領域。”
針對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型攻擊手段,電網同樣也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檢測惡意活動,并在其造成損害之前提醒操作員,保護電網免受網絡攻擊和其他威脅。比如,國網江蘇電科院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了程序語義智能分析模型、軟件供應鏈開源組件知識圖譜等網絡安全督查檢測工具,并將它應用于江蘇信息系統入網安全檢測。這些成果大幅提高了漏洞檢測的準確率和效率。目前,漏洞自動化識別準確率超過98%,檢測校核時間縮短了60%。2023年,在這些成果的輔助下,網絡安全檢測技術人員累計發現并處置漏洞10萬余個,有力支撐了江蘇電力系統運行安全風險管控工作。
“保障人工智能安全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國網江蘇電科院數字化中心主任趙新冬說。他認為,應通過持續關注和不斷努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使之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服務,而不是成為人類的威脅。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