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減碳路徑:大規模可再生能源 制氫及高效儲氫技術
“雙碳”目標下,氫能是實現石油化工行業深度脫碳的必然選擇。相關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氫氣需求量在3300萬噸左右,其中超過2800萬噸用于石油化工行業。當前我國氫氣主要來自化石能源,64%來自煤制氫、14%來自天然氣制氫,粗略測算,生產2800萬噸氫氣需要排放近5億噸二氧化碳。通過合理的方式推動“綠氫替代灰氫”(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氫替代化石能源制氫),可大幅降低行業碳排放量,進而收到固碳甚至負碳排放效果。
綠氫是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取,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溫室氣體,其產業鏈條上游連接著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下游應用在化工、冶金、交通等產業,對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綠色轉型起到重要作用。
8月30日,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全面建成投產。該項目是國內首次規模化利用光伏制氫的重大項目,電解水制氫能力2萬噸/年、儲氫能力21萬標準立方米、輸氫能力2.8萬標準立方米/小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5萬噸。該項目生產的綠氫全部供應塔河煉化,用于替代煉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氣制氫,實現現代油品加工與綠氫耦合低碳發展,使我國綠氫工業化規模應用實現零的突破。
面對可再生波動電源制氫的技術難題,中國石化通過自主開發綠電制氫配置優化軟件,將電控設備與制氫設備同步響應匹配,實現了“荷隨源動”,大幅提升了對波動的適應性,項目還形成了一套集合預測光伏發電、電氫耦合自動化控制工藝包創新性技術,可根據光伏發電情況,預測產氫量和外輸量,實現制、儲、輸的自動計算和控制,全流程全天候自適應低成本安穩運行,實現“智能生產”。此外,該項目先后完成了萬噸級電解水制氫工藝與工程成套技術、綠氫儲運工藝技術、晶閘管整流技術、智能控制系統研發等創新成果。
目前,氫的儲存運輸是制約氫能發展的關鍵瓶頸。當前全球嚴重缺乏高效安全的氫儲運技術,導致前端氫產能過剩、后端氫供應不足,且綠氫占比低。氫難以常溫常壓儲存,一般使用高壓氣態儲氫或是低溫液態儲氫,難以解決本質安全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潘復生提出,鎂基儲能材料具有資源儲量豐富、成本低和安全性能高、環境友好的優勢,是極具潛力的新一代儲能材料。一旦技術實現產業化突破,市場潛力可達萬億美元以上。目前,我國在鎂基儲能材料領域的研究處于世界前沿。
鎂是所有固態儲氫材料中儲氫密度最高的金屬材料,理論上的儲氫密度可達氣態氫密度的1000倍、液態氫的1.5倍。同時,由于鎂儲氫是常溫常壓,可大幅降低成本,且安全性也遠高于高壓氣態和液態儲氫。
然而,目前鎂基固態儲氫材料面臨熱力學穩定性、動力學性能、循環吸放氫性能等多方面問題。如何設計材料成分、改變反應路徑、顯著降低反應溫度、探索出高性能儲氫材料成分;如何促進氫的解離、擴散、結合,增強反應動力學性能,提高吸放氫速率;如何提高材料與氫相互作用后,材料本身化學組成與性質的穩定性,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