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定產、以產見碳、以碳優產
種種因素催促著工業園區加快減碳步伐。“現已評定的73家生態工業園區,僅占到全國園區數量的3%左右,尚未形成規模影響力,空間分布也不均衡??傮w來看,園區建設管理長效機制不夠完善,尤其是省一級部門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有些園區更多是為了拿塊牌子,后續管理及持續推進缺乏動力。”逯元堂表示,園區建設標準仍需提升,根據新時期新要求不斷加以完善,“雙碳”目標才能在園區層面得到進一步落實。
減排不僅僅出于自身因素。郝吉明提醒,從國際上看,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的新國際貿易體系和產業競爭格局加速形成。比如歐盟已正式提出碳邊境調節機制,要求歐盟進口商以與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相同的碳
價格購買排放證書,覆蓋鋼鐵、電力和氫等六大部門,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覆蓋行業。國際貿易碳壁壘帶來的挑戰,同樣對園區減碳提出高要求。
對此,陳呂軍給出“以地定產、以產見碳、以碳優產”的建議。“就是基于園區已開發土地面積和單位土地面積產出,分析園區未來可實現的經濟產值。通過已建土地、潛在新增土地等土地開發帶動的產業發展,預見不同產業的碳排放水平?;诋a業發展預期所預見的碳排放總量,開展園區碳總量基準配額分配優化。據此,統籌經濟增長、資源產出率提升目標,制定園區碳達峰路線圖,實現碳排放與經濟發展脫鉤。”
陳呂軍強調,在減碳過程中應注重基礎設施共生的效果。“以1600多家園區為樣本,我們研究發現,通過基礎設施共生,每年可以減少園區溫室氣體排放860萬噸、節約淡水30億立方米、削減燃煤發電和污水處理的全系統成本34-120億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