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運輸方面,鋼鐵行業要實現有效減排,需要如何努力?
劉濤:鋼鐵生產很特殊,生產1噸鋼帶來的運輸量巨大,通常外部運輸量超過5噸,內部運輸量也在5噸左右。也就是說,全國10億噸鋼的產量,需要近100億噸的運輸量來支撐。從排放來講的話,鋼鐵企業運輸環節污染物排放量占整體排放量的20%。
交通運輸問題這些年比較突出,“公轉鐵”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選擇。但是,鐵路建設中涉及的很多問題不是企業能夠決定的,比如路網協調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鐵路建成后,企業的運費成本可能會增加。據我了解,邯鄲一家鋼鐵企業進行測算后發現,由汽車改為鐵路運輸后,1噸鐵礦石的
價格約增加50元。以此計算,每年上千萬噸鐵礦石的運輸量,每年就需要增加幾億元的成本支出。因此,“公轉鐵”的有效推進還需要在鐵路運價和公路運價上進行調整。
在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中,運輸方式也是對企業進行績效分級評估的重要內容之一。而績效分級評估結果直接關系到企業在秋冬季重污染天氣來臨時,是否需要停產。所以,企業對于“公轉鐵”還是比較積極的。據我了解,目前很多企業的鐵路專用線建設處在可研或者環評階段。
中國環境報:與長流程煉鋼相比,短流程的污染物排放更少,但我國長流程占多數。如果要對流程結構進行調整,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
劉濤:目前,我國短流程煉鋼僅占全部產能的10%左右。這主要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我國廢鋼量比較少,二是電價成本較高。國外的鋼材主要用在機電產品上,回收周期較短。我國雖然鋼產量和使用量很大,但主要用作基礎設施建設中,回收周期較長。經過時間的積累,我國的廢鋼產生量有望在近幾年迎來爆發期。目前,廢鋼進口受到固體廢物進口政策的限制。為了盡快改變對廢鋼進口的限制、進口對環保無影響的優質廢鋼,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啟動了《進口再生鋼鐵料》標準的制定工作。
我認為,“十四五”時期,廢鋼利用將會大幅增加。與長流程相比,短流程在碳減排方面效果顯著。而且,國家相關政策也在鼓勵短流程項目的建設。比如,國家發改委出臺的產能置換政策中,如果是建設短流程項目,可以進行1:1產能置換。如果建設長流程項目,產能置換比例為1:1.5。此外,隨著國家能源結構調整工作推進,電價方面也可能會有松動,從而降低成本。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