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近幾年隨著
綠色金融興起,尤其是國家層面“
碳中和、碳達峰”30·60戰略目標的提出,監管層倡導上市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價值投資理念逐漸風行,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投資機構將企業運營是否符合ESG的標準作為授信或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維度,企業也在逐漸接受并把ESG的相關標準應用到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
全景財經推出全景ESG特別策劃,與全市場中研究ESG的學者教授、參與ESG的企業高管、投資ESG的專業機構等各方人士進行深度交流,呈現行業發展現狀,尋求堵點解決辦法、挖掘領先實踐樣板、探尋市場發展趨勢。
在碳達峰、碳中和的“雙碳“目標下,綠色金融系列舉措穩步落地。7月16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發電行業成為首個納入全國
碳市場的行業,打通了
碳排放權交易的獲利路徑。截至2020年末,中國綠色貸款余額約12萬億元,存量規模世界第一;
綠色債券存量超過8000億元,居世界第二。
碳排放作為ESG中環境部分的重要指標,綠色金融的系列舉措為推動ESG的發展帶來了動力,ESG正從助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寬泛概念落實到具體好處。
“從長期來說,ESG的投資、ESG的管理治理,它對于企業來說,一定是一個收益大于成本的理性選擇。”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環境學院教授藍虹近日與在2021國際貨幣
論壇上全景ESG交流時就明確指出了這一點。
人物介紹:藍虹
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環境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藍虹將ESG對企業的實際好處分為兩部分:規避風險與獲得收益。一方面,ESG幫助企業識別風險并進行規避,“當你減少了損失的時候,你就等于是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ESG也是很好的投資領域。
以當前市場較為關注的氣候變化為例。藍虹認為,一方面,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損害越來越顯著,但是不進行ESG的管理,將難以識別風險并規避,最終將會面臨損失。另一方面,歐盟
碳交易市場的先例已證明,減碳或者增加碳吸附能力將會直接帶來收益。
談到如何推動ESG在中國的發展,藍虹提出了三個方向:第一,政府提供激勵政策,為ESG優勢企業提供上市便利通道,并對上市公司的ESG情況要求強制性信息披露;第二,媒體宣傳引導,幫助企業了解ESG范例;第三,建立統一標準,參考綠色信貸的快速發展路徑,在統一中國的ESG標準后進行評估考核。
藍虹曾赴貴州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掛職擔任貴安新區綠色金融管委會主任,長期研究并參與綠色金融實踐。她認為綠色金融的快速推進具有參考意義,監管部門可以將碳作為ESG工作的抓手,解決ESG缺乏標準與考核的痛點。
尤其在“雙碳”目標的契機下,藍虹建議將“雙碳”目標內化到ESG標準中,聚焦
碳指標的考核。她透露:“各個企業的披露碳排放的方法、途徑、核算標準,監管部門已經在研究在做這個了。”
不過藍虹也認為:“隨著企業 ESG市場投資以及ESG對于企業風險管控的優勢,逐漸讓企業了解之后,我覺得其實沒有政府的推動,企業都會特別積極地去推進。”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