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對“雙碳”做出了最新戰略部署:“推動形成
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隨著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踐行
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是大勢所趨。“
碳足跡”和“
碳交易”已逐漸成為減排環節中的重要名詞。
碳足跡,是從全生命周期的視角,核算研究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反映經濟活動主體的能源意識和能源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
具體來看,一個行業不僅自身燃用化石燃料會排放二氧化碳,其中間品在生產過程中,也會排放二氧化碳,從而成為該行業碳足跡的一部分。所以一個行業完整的碳足跡,包含該行業從產業鏈的起點開始,所有生產環節對應的
碳排放。
對于企業也是一樣,碳足跡包括直接和間接碳排放。直接碳排放是企業產品直接產生的,間接碳排放是整個供應鏈所產生的排放。例如一家發電公司,可能跟一家批發和零售公司的平均碳足跡相同:發電公司97%是直接排放,3%是間接排放。批發零售公司2%為直接排放,98%是間接排放。
碳交易是指:為各市場主體設定排放上限,將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發放給市場主體,并允許自由交易。其核心是利用市場機制,來實現
節能減排,主要分為配額型和項目型兩種。
碳足跡和碳交易,從碳排放量的核算到控制,兩者相互銜接、共同作用,成為推進節能減排、實現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碳足跡,可更加精準地核算碳排放量,是實施碳交易、實現碳中和的基礎和前提。碳足跡建立在全生命周期的基礎上,能夠對企業或產品的全部環節進行核算。這種核算不僅能夠激發個人的能源與環保意識,也能對企業碳排放行為進行衡量與約束。
碳交易,是實現碳中和的主流選擇。相對于
碳稅等其他減排政策,碳交易機制具有靈活高效的優勢。碳交易,首先是交易主體的多樣化。碳交易市場不僅包括控排主體,還涉及各種投資機構、中介公司、個人投資者,形成了豐富的產業生態圈。其次是交易產品的多樣化。作為一種市場化機制,碳交易市場中包括碳排放配額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之間的交易,還可與期權、保險、證券、
碳基金、
碳信用等金融產品有機結合,
碳金融市場充分服務實體經濟主體參與
碳市場,發揮減碳積極作用。最后是
碳減排高效化。第一,政府通過直接確定一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配額總量,對減排有最直接的效果,控制力度較大。第二,碳交易為市場主體參與減排提供了長期的經濟激勵,使得減排企業具有主動、積極的減排動力,也促進了企業對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第三,碳交易降低高效、低碳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增加高碳、低效企業成本,淘汰落后產能。兩者疊加下,行業格局進行新一輪洗牌,排碳能力更強的企業得以存活,實現更高的
碳減排效率。
碳足跡疊加碳交易制度,已成為
低碳環保下最為重要的政策措施,是世界各國的主流選擇,也是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必由之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