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一個交易平臺
參與
碳交易的企業須設法降低碳排放成本和履約風險,做到履約風險最小化、成本最小化,以及碳資產價值最大化。
國家能源集團的目標亦是如此。肖建平說,集團參與碳交易的企業數量多達176家,如果每家企業都自行操作,風險很大。而且,碳交易類似金融市場,專業性較高。因此國家能源集團對碳交易實行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開發、統一交易的模式,整個集團以同一個平臺參與碳市場。也就是說,國家能源集團旗下所有火電企業的碳資產均交由集團專業服務公司統一操作。
碳市場交易策略包括交易時機、
買賣方向、價格區間、購買/出售量區間等要素。肖建平表示,分析市場信息和企業生產排放情況,才能不斷完善交易策略。國家能源集團確立了“優先內部平衡、動態余缺調劑、整體集約管控”的交易原則。前期以安全履約為主要目標,集團內部優先交易。后期按照全國碳市場推進進度開發
碳金融相關產品。
全國碳市場的運行除了需要一套完備的標準制度,還需要三套硬件系統:數據直報系統、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這三套系統目前基本建成,預計明年將啟動正式交易。企業往往也需要建立一套內部運營的信息管理系統,與之相匹配。據了解,國家能源集團建設了覆蓋集團全部產業的碳資產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與集團各產業的數據互通,具有碳賬本和大數據中心的作用。
國家能源集團是國內最早以集團化方式參與碳市場的企業之一,已嘗到了統一交易的甜頭。以湖北省試點碳市場為例。根據自建的信息系統和數據模型預測,國家能源集團預期2018年湖北碳市場配額將出現短缺,
碳價可能大幅上漲。在把握好交易時機之后,該集團當年在湖北碳市場采購價格比市場均價低7元/噸,節省履約成本400多萬元。2019年,國家能源集團在湖北碳市場采購配額價格比同期市場均價低7元/噸,節省履約成本300多萬元。
在碳市場運行比較成熟的歐盟地區,大型發電企業以統一平臺參與碳市場是普遍模式。以德國最大的火電企業萊茵集團為例,為了集團完成整體減排目標,子公司各自分解相關任務,以最經濟的手段完成集團整體減排計劃。萊茵集團2012年的碳排放量將近2億噸,到2019年底降至1億噸。該集團計劃在2040年實現
碳中和。
中創碳投的郭偉表示,大型發電集團碳排放權重巨大,對碳市場的影響很大,集團統一參與碳市場可更好地發揮其規模優勢。但在集團內部,也可能出現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情況。
由于碳排放配額履約的費用由各發電企業自行承擔,個別企業可能會對統一交易提出質疑。肖建平坦言,在區域碳市場試點交易時,各火電企業對碳市場幾乎都經歷了從恐懼抵觸到理性看待的過程。全國碳市場運行后,集團交易量會大增,面臨的問題也會更多,“我們已經做好了迎接困難的心理準備”。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