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如何促經濟復蘇
澎湃新聞:這個研究將有助于我們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深入促進“綠色低碳創造新動能”的理念和行動?
朱民:首先是在理念上,有助于理解中央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和新發展模式。范式變更的概念表明,碳中和不僅僅是
新能源的問題,不只是煤的問題。我們需要最終以福祉為發展標準,各個不同的產業和全國各地區應該融合在一起。我們對國家1+N規劃提出了很多建議,要以范式變更的思維,把碳中和滲透到今天我國經濟發展的所有的一切,增長也好,科技也好,所有的區域的平衡也好,一切都必須和碳中和一致,必須融入碳中和的因素,都必須以碳中和的目標為目標。
歐洲從1990年實現碳達峰,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花60年的時間。我們要從2030年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只有30年,時間短,轉型速度是很快的。歐洲服務業在GDP中的占比已經達到75%左右。服務業本身產生的碳很少,主要還是居民消耗能源的問題。相對而言,我們的工業在經濟中的占比很大,服務業只有54%。我們還處在工業發展的階段。在碳中和過程中科技創新是最主要的推動力量,科技創新創造新的生產力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沿著范式變更的概念往下走,碳中和就是一個新增長的模式,不僅僅是減少排放負效用,而是一個科技創新創造新的高質量生活,新的全社會的和諧。新的生產函數里要有傳統的資本和勞動,但還要有自然資本和社會資本,同時以福祉為導向,改變評價系統。不然無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無法聚集各方面的利益,無法在全球政治上達成一致。碳中和是新增長故事。
我們也準備在國際雜志上對這些基本概念進行整理后發表,希望能在國際上引發一場重大的理論討論。目前這些基本概念其實并不完全被世界認同。在碳中和的語境下,我們深刻意識到,只有站在這個高度才能把全人類的利益攏起來。我們現在講新發展模式和碳中和是結合起來的,只有這樣才是新的發展觀,才和世界的潮流一致。
澎湃新聞:202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3年國家發展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體現了國家對于短期內經濟復蘇的期待。在復蘇提振經濟的這個時間窗口,您認為碳中和的經濟發展范式將能夠為經濟復蘇提供哪些實際的政策抓手?
朱民:從推動當前經濟增長來說,第一是大力推動以碳中和為抓手的科技創新。碳中和給了我們一個特別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圍著這個方向發展科技創新,應用場景很寬,效果很好,也很具體。之所以是新增長,涉及很多方面,比如新能源的創新。我們十年前想象不到光電比煤電便宜,但是我們現在解決了。光電取代煤電已經在技術和經濟上成為可能。但光電沒有儲能沒法用,所以必須要有儲能,我去青海看到黃河源頭有我們國家最早建立的巨大的龍羊峽水電站,現在把它改成儲能站,這也是以前想象不到的。
碳中和推動科技的發展,這才剛開始。有了新能源,需要新的電網,以后的電網完全是數字電網,虛擬電網。各種不同的電能上載到網上,對電網的平衡調度是特別難的一件事,國家在懷柔建的國家虛擬電網實驗室,探討虛擬電網調節、大電網,并行的小區電網、微電網等。新能源推動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和風電都是科技創新的結果。
2021年的格拉斯哥氣候大會上,世界形成了一個共識。第一,綠色投資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規模越大越好。短期助增長,長期促轉型,有很大的投資空間。通過綠色技術轉型來提升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把綠色數字結合起來節能,提高企業效率。更不用說綠色農業,人工智能和綠色技術結合,走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又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我是“十四五”規劃的專家委員會委員,在“十四五”期間,國家安排了44.6萬億和綠色轉型有關的投融資,碳中和投資空間很大,能做的事情很多。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