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體系建設是雙碳工作的重要基礎
標準作為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加快健全雙碳標準體系,既是雙碳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完善重點領域
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實現標準化生態效益的具體任務。
標準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重要支撐。強制性節能標準是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擴張,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化解過剩產能的重要技術依據。我國現有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112項,強制性能效標準75項,有力支撐了節能降碳減污工作。“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布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16項,實現年節能量770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8億噸。
標準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創新引領。標準在推動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負碳技術等創新技術迭代升級、構建產業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創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通行證”。以氫能產業為例,中國已制定加氫站技術、設計、安全等系列標準,為加氫站建設運營提供重要技術依據。目前,國內已依據相關標準建設和運營170余座加氫站,成為全球投入運營加氫站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標準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國際協調的規則。標準是世界“通用語言”,是全球治理體系和經貿合作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規則。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倫敦宣言》,承諾以國際標準更好支撐《巴黎協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聯合國氣候適應和韌性行動呼吁”等的實施。《歐盟綠色協定》明確提出,歐盟將利用其經濟地位塑造國際標準,以實現環境和氣候雄心。
近年來,我國在節能、
碳排放管理、非化石能源利用、化石能源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等領域標準化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在特高壓輸變電、智能電網、風電、光伏等方面實現國際標準引領。但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迫切需求相比,“雙碳”標準體系的全面性、協調性、先進性都有待提升,標準與政策銜接、標準有效實施機制、標準國際化水平等還存在不足。《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夯實雙碳基礎共性標準,結合能效提升、傳統能源清潔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負碳技術推廣等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技術路徑,系統布局
碳減排和碳清除標準制修訂任務,以標準為雙
碳市場化機制提供規則、指引,強化標準實施應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