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型工業化的挑戰與面臨的全新形勢
在充分肯定我國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相對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要求,我國工業化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面臨全新的形勢。傳統工業化模式強調資源和生產要素稟賦,充分發揮低成本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
價格優勢。而進入新時代,我們亟需實現要從全球產業分工的價值鏈低端向中高端的轉型升級。
一是整體生產要素水平較低。總體上看,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資源與初級勞動投入,在產業分工價值鏈中的位置不高,無論是產品定價還是品牌價值。在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低水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在國際市場缺乏產品和服務的定價權。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件等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的現象較為嚴重。
二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不平衡。近年來,我國面臨實體經濟結構失衡、金融與實體經濟失衡、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失衡等矛盾和問題,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有所降低。與此同時,實體經濟整體供給質量不高,高品質、個性化、高復雜性、高附加值的產品供給不足,無法有效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購買國外優質產品成為居民出國旅游的安排之一,這反過來又加劇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三是創新能力和高端產業發展不充分。產業數字化轉型滯后,雖然在電子商務、線上支付等領域較為先進,但在生產領域明顯滯后于發達國家,特別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發展不盡如人意,相關行業營業收入、研究投入等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高級生產要素尤其是與數字經濟相匹配的人才、關鍵技術不足問題較為突出,一些重要裝備幾乎全要依賴進口,新冠疫情帶來的供應鏈斷裂成為企業的心頭之“痛”。
四是區域工業發展總體上不平衡。我國工業化水平總體上呈現東部、中部、西部梯次降低的情形。上海、
北京、天津、粵港澳大灣區等步入后工業化階段,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基本上處于工業化中期。一段時期以來,“退二進三”“騰籠換鳥”成為一些地方領導的“口頭禪”。結果是二產退了、居民收入也降低了;“籠子騰出來了,鳥卻沒有進來”。因此,產業轉型升級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基于二產延伸三產,“退二優二”并舉。“無中生有”也不能“一廂情愿”,而要取決于地方發展定位和招商引資能力等因素。
五是工業化快速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匹配。雖然我國一直倡導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化道路,但在一段時間內,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運輸結構偏路、住房高層為主的現象突出;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薄弱,能源轉型明顯滯后于產業結構轉型,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不僅帶有普遍性,也成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制約因素。
與此同時,我國新型工業化面臨全新的內外部形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馬克思主義工業化理論,可使我們跨越“卡夫丁峽谷”。馬克思在經典著作中系統論述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得益于工業革命的推動。發達國家在推進工業化過程中,先進的工業生產方式導致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并造成環境污染。馬克思指出,必須賦予工業生產以社會主義性質,實現健康的、無愧于人本性的人與自然的物質交換,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下追求社會生產的發展。19世紀七八十年代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理論,即東方落后國家有可能避免資本主義制度所帶來的一切災難性波折,而享有資本主義制度所創造的一切積極成果,對于我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避免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危機,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跨越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二是技術進步,可以促進新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以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新型工業化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將實現研發設計、原材料供應、加工制造和產品銷售等工業生產全過程的精準協同、生產資源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將網絡協同制造、遠程運維服務、環境數據感知等數字技術與能源監測管理結合起來,可實現工業生產節能增效和能源管理智能化。同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可以改善資源回收利用方式。諸多工業企業承擔起資源回收責任,創新了“互聯網+”回收利用模式,建立了高效、規范的回收體系,這對于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協同轉型升級大有裨益。
三是順應綠色低碳的國際潮流,為新型工業化開辟新途。隨著“創新、綠色、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可以實現工廠、園區、供應鏈、產品的生命周期全流程覆蓋。我國向國際社會宣布,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成為新型工業化的一個重要考量,是質量、能效、環保等標準外的又一個重要政策導向。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現代經濟體系中,工業企業要加速推進綠色制造與智能制造融合,實現從傳統制造向綠色智能工廠轉型、從工業園區向綠色智能園區轉型、從傳統產業供應鏈向綠色智能供應鏈轉型、從傳統工業產品開發向綠色智能產品和服務轉型。
四是俄烏沖突及我國多發散發的新冠疫情,給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帶來極大挑戰,也為新型工業化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新時代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順應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改變過去一味追求規模和速度的思路,著力振興實體經濟,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由制造業價值鏈的中低端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從傳統邁向自動化智能化,不斷提升制造業的技術、標準、質量、效率、效益和競爭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路徑與促進建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